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文化强国建设要“强魂、健体、聚气、发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1月26日   来源:湖南日报 雷鸣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广泛动员和整体部署。作为一名文化管理工作者,认真学习《决定》,深受鼓舞、深受教益,倍感机遇重大、责任重大。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远大、内涵丰富、千头万绪,重点要在“强魂、健体、聚气、发力”四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强文化之魂: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与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统领文化的精气神,可谓中国当代“文化之魂”。它可概括为“五个魂”:马列之党魂,即作为统一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之国魂,作为共同理想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之民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之世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道德之人魂,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文化之魂”,要研究、提炼出简明扼要、广泛认同、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健文化之体: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与主干

  “文化之体”是承载、传播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的重要功能。只有把“体”做大做强,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就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并列的文化建设而言,可以概括为“五个体”:事业之基体,包括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和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产业之实体,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和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品之文体,包括理论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之作、导向正确的新闻舆论之作、优秀经典的文化艺术之作、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之作;人才之主体,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服务之载体,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的配套完善的文化设施设备。

  聚文化之气: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与保障

  强文化之“魂”、健文化之“体”,目标远大,任务艰巨,需要有强大的动力和坚强的保障来聚文化之“气”。聚文化之“气”主要是聚集“五个气”:一是聚举国之人气,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二是聚举国之财气,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三是聚天下之文气,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四是聚改革之锐气,全面推进各类国有文化单位的分类改革;五是聚创新之勇气,让新思想与新理念、新体制与新机制、新作品与新产品、新人才与新技术、新模式与新业态在文化领域不断涌现。

  发文化之力:文化强国建设的目的与旨归

  重点发挥好“五个力”。一是发挥好凝聚之力,用作为文化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全党、教育全民,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理想基础、精神基础、道德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民族的团结。二是发挥好创造之力,用文化艺术特有而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起全社会各领域的创意、创新、创造,贡献于创新型国家、创造型民族的建设。三是发挥好影响之力,打造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表达、世界认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国家的文化形象,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四是发挥好教育之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五是发挥好生产之力,既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争取把各类经济产业培育成文化内涵丰富和文化附加值高的文化性产业。

  (作者系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