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2011:文化产业走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31日   来源:新华08网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口号,对文化领域意义重大,也助推文化产业走上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路。

  ——政策奠定支柱地位 投融资渠道全面敞开

  2011年,中央从政策层面赋予了文化产业以历史性定位。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提出明确目标到2016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要完成规划目标,每年需增长0.4个百分点,压力不可小觑。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财政、金融、保险各方面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纷纷出台,引来政策面的“大释放”。用文化部官员的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好时候”。

  财政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国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投入约25亿元;与此同时,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也相继出台,出版业、电影、动漫等子行业都成为税收优惠的对象;金融方面,3月,文化部联合保监会公布了首批11个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试点险种,至此,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已经形成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全面合作。商务部则表示,将不断集成创新财税、金融、外汇通关等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对外投资。

  政策的集体“给力”带来的首要效果是资金面的快速增长。除了各大银行文化产业贷款快速增长之外,其余投融资渠道也逐步放开。截至2011年11月,中国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文化产业VC/PE投资案例已有36起,投资金额高达76亿元,而2010年全年投资金额仅13亿元。

  在文化产业企业上市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不断凸显。据投中集团统计,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已有7家文化产业企业IPO,融资规模达到5年来最高值113.53亿元。

  子行业方面,12月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降低从事电影摄制等业务的市场准入门槛。专家表示,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域“不够开放”,而电影行业“投资无门槛”将形成实质性利好,其他领域的投资可能也将逐步降低门槛。

  总体来看,2011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的多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扶持手段,表现出定位清晰、方式创新,以及呈现体制化、系统化的特点,即不再以单一的扶持手段为主,而是以构建全面的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制定政策、创造环境、搭建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推动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文交所发展曲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