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立足“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资源优势,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一园、两带、四区、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一园”是指加快推进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建设;“两带”是指积极发展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两大文化产业带;“四区”是指重点拓展始祖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四大文化产业区;“十大产业”是指着力抓好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业、动漫游戏业等十大产业。
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济宁市从2010年起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在政策引导下,济宁市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5.4亿元,占GDP的2.18%,同比增长33%,高于全省14.7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园区已形成产业链和集聚效应。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另外该市还拥有5个省级和3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济宁市还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大项目带动”战略。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水浒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总投资12.4亿元的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初具规模,总投资10.5亿元的南阳古镇项目已修复完毕,总投资近百亿元的曲阜国家级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即将开工建设。
□记者 王兆锋 报道
本报聊城讯 东阿阿胶影视城内,由斯琴高娃、郭德纲参演的电视剧《大宅门(中)》正在紧张拍摄中;风光旖旎的东昌湖上,以“文”为魂、以“水”为韵的中华水上古城喷薄欲出;临清永祥贡砖生产基地,十几个省市的客户上门订货,产品供不应求。初冬时节,聊城文化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聊城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以抓工业的措施抓文化产业,着力打造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文化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力争五年内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重点抓好中华水上古城文化产业园、阿胶文化养生养颜基地等22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全力抓好“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的实施。聊城市民活动中心、聊城图书馆等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正在紧张施工。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以丰富的水资源、独特的水城格局和运河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文化品牌;以杰出人物和民间文化为依托,着力打造名人文化品牌和民俗文化品牌;以东阿阿胶影视城、梵呗音乐道场等为载体,着力打造演艺文化品牌;以温泉度假区、阿胶保健品等为载体,打造生态养生文化品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