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统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源于2004年,7年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成交总额已经是2004年的8倍之多,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达到20%,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投资。
文化艺术产品的升温,也撬动了资本的流向,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权益拆分”的全新艺术品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化艺术产品市场,然而由于机制的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前景显得不那么明朗了。
日前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在政策助力下,中国文化艺术市场迎来了规范发展的大好时机。
文交所遍地开花 艺术品市场滋生泡沫
专家称,要实现市场规范须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并建立退出机制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跃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引来了众多资金追捧与炒作,艺术品投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迎面扑来。然而,从遍地开花到疯狂爆炒,现实中乱象丛生文交所的发展令人堪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制建设滞后,政策管理缺位。只有健全法制,加强监管,营造环境,并建立退出机制,才会出现不断壮大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文交所“遍地开花”
我国的文化产业和艺术品投资市场前景广阔。2008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额不足200亿元,而到了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已超过了500亿元,占全球艺术品拍卖额的33%。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而全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会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艺术品市场交易的快速增长,全国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急切地想在这个市场中分食一杯羹。
文交所快速扩张得益于2010年3月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签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国内文化企业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尝试文化产权交易,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指导意见》下发后,由于资本大量涌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各地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便应运而生。
2009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2009年9月,天津市金融办批准设立了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2009年11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由深圳广电集团、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报业集团和文博会公司等联合发起设立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交所在经营模式上分为整体权益交易平台和份额权益交易平台。
2010年5月,成都市政府批准由成都博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等股东联合发起设立了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
进入2011年,文交所更是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发展。2011年4月,河南省金融办批准由两个自然人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交易规则的设计与天津文交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引入了做市商制度,采取投资者预约登记的方式,委托银行代为发售。6月,湖南省文化厅批准由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湖南高登艺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组建了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7月,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江苏、陕西、大连、厦门等地也纷纷筹备成立文交所。
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全国各地开业及筹备中的文交所总数已达36家,其中已挂牌开业的文交所达21家。进入8月后,汉唐艺术品交易所、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江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等又相继开业或成立。目前国内各地还有很多文交所正在筹备当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家银行向深圳文交所提供了总额达到500亿元的授信;广东省南方文交所也获得银行授信共630亿元;工商、农业、中信、招商四大银行为山东文交所授信额度总计180亿元等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