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海大手笔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环保投资连续三年超“国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0月23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办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迎检考核具体涉及26项指标,分别是“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大类项目。 经自测,目前我市这四大类项目的各个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考核要求。珠海多年来在保护环境、大力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大手笔投入和斐然成绩有目共睹。调查显示,我市九成以上被访市民认为市政府对环保工作重视,95%以上被访市民认为自身具有环保意识。市民对我市水环境质量、垃圾处理方面,三年的满意率均超过85%。

     环保投资稳步提高

     珠海市在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过程中,突破陈规,活用政策。一方面积极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和调控作用,出台政府融资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方案、启动建设资金补助机制、合理调整收费标准、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另一方面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环保产业,扩大环保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广泛地吸收国内外的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提高工业治理投资。

     2008-2010年珠海市环境保护投资额分别为210706.03万元、214019.25万元和264108.61万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分别为2.12%、2.06%和2.20%,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考核环保投资指数大于1.7%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多种途径,实现节能降耗。

     2008-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99吨标煤/万元、0.93吨标煤/万元、0.83吨标煤/万元,三年逐年下降,均低于全国同年平均水平,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考核指标要求。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环境质量的考核包括“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是否达标、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是否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五项内容。

     据悉,珠海近年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采用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现有点位布设在香洲、吉大、前山和唐家。近三年,全面推进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防治工作。2010年10月,珠海在广东省首开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全市已有128台新能源公交车上路运营。加强加油站日常监管和油气回收工作。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治理扬尘污染。根据空气自动检测系统检测统计结果,2008-2010年珠海市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分别为100%,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考核指标要求。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近年来, 我市按“污水处理百分百”达标要求,不懈推进市河清水。对辖区范围内26条主要河道实施“控源、活水、截污”的综合整治,建立了例会、紧急磋商、联合检查和安全员巡查等长效监管制度,消灭市河排污口上百个,年减少入河污水量数千吨。

     2008-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市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直排海污染源100%达标排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的要求。

     环境建设不遗余力

     珠海坚持以建设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花园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完成了《珠海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等十几个规划的编制。投入3亿元建成绿道262公里,调整市中心18.76公顷商业用地改造成公园绿地,改造建设大批绿化景观建设区,拨专款用于红树林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启动《珠海市全民绿化运动实施方案(2009-2011)》,全民参加义务植树860多万人次,植树3196万株;开展认建认养绿地活动,2005年以来吸纳社会资金共5179万元。2008-2010年,珠海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5.03%、44.97%和50.25%,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要求。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珠海市污水处理事业起步较早,1987年正式投产运营的吉大污水处理厂是广东省最早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之一,随后又相继建成了香洲污水处理厂和拱北污水处理厂。“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厂BOT/TOT特许经营投融资建设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企业规范运营、政府严格监管”的良性机制。先后投入达11.8亿元新建、护建和改建12项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全市新旧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消毒工艺。全市配套建设污水干管总长超过650公里,主城区接收管养雨水、污水泵站共24座,西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总长约180公里。建成污泥处置150吨/日的北区污泥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开展了北区污泥处置中心二期工程(设计规模250吨/日)的前期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