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针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四环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五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的全新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创作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加速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跨越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阶段“扩大试点、由点到面”阶段“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我国文化的一个大跨越。同时还主要抓好了四方面工作。即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五年来始终围绕“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推出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引导文化单位和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繁荣与发展不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真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十一五”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和亮点。
可以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主要突破了三大步。一步是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二步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三步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这三大步提升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坚速度和全盘战略。
五年来我们不仅丰富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高品位文化产业更丰富了以基层、底层为主的农村文化事业。在改革基本思路上科学地区分了文化产业类别并做到了“两手抓两加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全方位地积极构建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目标提前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推进。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是体制演进的方式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新时期我国改革事业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不仅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更以丰富的实践带给全民对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十一五”文化成就源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与时俱进的科学把握来自于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解放思想的体制创新取决于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坚持不懈的探索奋斗。这更是13亿人民智慧的结晶。
“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核心目标。文化发展好坏的主动权都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这个主动权直接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还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直接关系着民生福祉。
应该说文化精神正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民心、国力与稳定的竞争优势。所以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十二五”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再作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体制转型和文化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新五年的战略决策路径不仅体现了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更反映了我国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十二五”大国文化改革春天再出发。我们将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智库和文化舞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