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着力促进宁夏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8日   来源:人民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政治宣言。“七一”讲话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向广大文化工作者发出的时代号召。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今时代,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融合共生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如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与产业结合,产业的竞争力会明显加强;与产品结合,会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特别是文化与旅游互通融合而衍生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各展风采,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中宣部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研讨部署。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委会上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这是抓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富民强区的大事。

  一、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为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空间,赋予传统产业巨大的品牌效应和价值提升,并以其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替代产业等特性日益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首先,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二者本质属性决定的。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文化和旅游都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二者都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消费服务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属性,也是两种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实际是体验文化、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只有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来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文化通过旅游载体实现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文化与旅游之间可以说是“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显”的关系,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让文化更富魅力,文化使旅游声名远播。这也决定了文化与旅游在融合中达到相互提升和共赢,产生叠加放大的倍增效应。

  第二,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双双进入发展转型时期和重要战略提升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工农业经济相比,文化旅游业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面临着提质增效的现实问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推动人们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更大程度的释放,人们寻求调节身心、缓解压力、轻松愉快的休闲旅游活动成为时尚;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使跨国(境)旅游方兴未艾,对旅游产业的多元化、特色化、益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旅游的消费基本结束了“饥不择食”的游山玩水阶段,即将步入小康旅游阶段,体验旅游、文化旅游、特种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具有体验和创意特征的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但决定其品质的是文化。作为旅游产业主体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开发优劣与否,是影响其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永续更新性等特点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可以加速开发交叉旅游、边沿化旅游、满足多元需求的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深度化、多元化结构调整,弥补了传统文化旅游乏于发展和创造力不足,一改传统旅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发展模式,开拓了旅游产业向创意化、知识化发展的新视野。反过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又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创意源泉、市场空间、资金支持和交流平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高科技化、精品化和尖端创意化。

  第三,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内外许多文化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符合国际上产业生态化的总体趋势,使两大产业均形成资源“非消耗型”和“保护型”的产业,在品质上得到同步提升。众所周知,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建构性,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歌舞、节庆礼仪、餐饮住宿等外显形式的消费,获得内隐的文化所指,从中体验文化提供给人们不同于日常居住地的社会空间、身份的重新确认。一些西方国家十分懂得这个道理,不失时机地下大力气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和快餐、时装和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自由女神像、卢浮宫等,无不体现出“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价值”这一道理。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就是文化对自然的辉映和升华,文化赋予自然以生机和灵气。从旅游业的发展看,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心资源,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一心一意地打造文化名片、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本地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人们通过风筝节了解潍坊,通过冰雕节了解哈尔滨,以及“黄山”、“张家界”等被冠为市名,此起彼伏的历史名人故里之争,寻根问祖和清明公祭等等,各地都在大打“文化牌”,提高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宋城千古情》、《云南印象》、《皖风徽韵》等主题歌舞对当地历史人文的艺术阐释,《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长恨歌》等大型实景演出的时空穿越,由于有文化的滋润,自然景观因此而灵动,或秀美、隽永,或威武、雄壮,魅力倍增,更加迷人。因为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在旅游者心中镌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从文化的旅游功能角度来看,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物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支撑。

  第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民生内容的拓展。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服务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文化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的关联度,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重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是增加就业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旅游业发展中有一个最大制约的观念问题,即将旅游业简单看作是吃喝玩乐,把旅游作为人们的奢侈生活方式,并非必需品和基本需求。当前物质富裕带来的文化荒漠化使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强文化旅游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成为加强和改进民生的一个突出任务。因此,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就是现阶段最实际、最深层的民生建设。

  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宁夏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这里包含了类型多样的地势地貌,有连绵起伏的山地,有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有浩瀚无垠的沙漠,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波涛滚滚的大河,又有烟波浩渺的湖泊。全国10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就有8大类46种。旅游资源具有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坡头、沙湖、西夏王陵)、“两堡一城”(镇北堡、将台堡和古长城)“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美景)构成了宁夏旅游资源的主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容并蓄,同时还吸收了从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商贸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文化。这就决定了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天然伴生形态,从它们产生、演化和发展过程中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近年来,宁夏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尝试与探索。

  一是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比如著名作家张贤亮,抓住改革开放后影视拍摄的需求,以明清时期屯兵的镇北堡两座废弃城堡为基地,创办镇北堡影视城,将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和传媒市场,开创了宁夏文化旅游的一项新兴产业,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影视制作手段的创新,又通过电影明星的影响和文化的包装,把镇北堡影视城逐渐打造成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缩影”,再往记录北方古代城镇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转向,让它在文化的滋养中走上以旅游为主的朝阳产业,成为集观光、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从“出卖荒凉”向“传承文化及历史”的跨越。还有西夏王陵的神秘,“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风韵,世界治沙博物馆与沙坡头景区的壮美,丝绸之路与须弥山石窟的悠远,都体现了景点外观与文化内涵的统一,成为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合二为一的典范。

  二是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深度融合,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宁夏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注定了两大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宁夏把旅游、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深挖景区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强化包装点缀,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华回乡文化园既可满足游客学习了解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文化、民俗与民间工艺,品尝穆斯林餐饮并欣赏穆斯林餐饮文化等多种精神文化的需要,又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双赢。此外,宁夏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也成为回乡风情游的重要旅游文化产品。

  三是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和景点的挖掘、整理和推出上,也有赖于对现有景区的提升、改造和重塑。例如宁夏结合打造“黄河金岸”文化展示线建造的黄河坛、黄河楼、黄河书院,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和古今历史名人建设的六盘山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青石嘴战斗纪念碑、王洛宾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广场、黄河石嘴子近代商贸码头等,在风光和文化结合上,尽量做到以自然为根,以特色为魂,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在强化旅游配套的同时,加快现代时尚文化发展,合理开发娱乐休闲项目,将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营造一方让游客流连忘返的乐土。

  四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抓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推动文化旅游向高级化、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是增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宁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使文化精品与优秀旅游景区联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力明显增强。如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进驻中华回乡文化园,使图文展示与艺术表演相得益彰。“花儿”歌舞剧《回乡婚礼》进驻沙湖生态旅游区,平添了沙湖的文化气息。围绕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等景区出版的大批图书和影像制品很受游客的欢迎。

  宁夏旅游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优势。这些人文性质的文化资源优势,是经过传承与积淀而留下来的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最具有价值的精华部分。因此,加强文化旅游资源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不断挖掘潜力、充分彰显特色、瞄准市场需求、实现雅俗共赏。面对市场,宁夏在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开展。

  其一,文化旅游的组织程度要加强。目前,宁夏旅游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行政壁垒问题突出,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和开发运作机制,导致景区各自为政,出现雷同化、分散化等现象,相互间的集成性、配套性较弱。需要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保障到位、激励机制到位,吃透中央精神、摸清宁夏家底、理顺管理体制,解决文化旅游的“瓶颈”问题。

  其二,地方特色旅游的定位要明确。一些景区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项目开发上无视地区文化传承和民风民俗,缺乏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搞“大杂烩、一锅煮”,或是跟风引进和随意嫁接,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结果给游客造成视觉混乱,感受混淆。如何通过对景点进行定位,规划和设计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其三,投入和宣传力度要加大。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的产业。目前,我区大多景区没有真正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亮点,这与地方或行业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有关。

  其四,文化旅游创意力度要加大。全区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优化,处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过渡的初级阶段。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仍以数量扩张为主。旅游总体上受季节性影响较强,5—10月份为旺季,其余时间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这就需要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开发体验、表演、艺术展览、手工等人工旅游活动,使创造力、感受力和故事力成为主要的驱动源,通过“创意”这个主体资源,实现“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创意转化,用无限的创意突破有限的旅游资源约束,淡化季节制约,改变旅游产品不可移动等特性,促进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文化软实力驱动转变。

  三、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下发,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标志着旅游业的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区确立了“六大基地、六个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把宁夏“建成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和推动意义。如何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宁夏旅游业的战略定位,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研究:

  第一,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助力,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合体发展机制。在休闲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出现了更多的交集,没有文化的旅游和没有旅游的文化都难以更好地发展。这就决定了文化和旅游部门很有必要组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要依靠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完整的市场体系来完成。“十二五”期间,是我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加快旅游行政管理改革步伐,建立调控更加有力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一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强机关建设,切实提高综合素质,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各项要求,积极探索旅游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认真履行“规划、协调、管理、服务”四大职能,积极同世界旅游管理体制接轨。二要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鼓励社会资本公平进入旅游业。支持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经营方式发展,构建真正市场化导向的旅游市场运行主体。三要加快旅游立法进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宁夏旅游诚信单位评定和奖励制度。四要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各级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协会的自治自律作用和社会监督功能

  第二,以理念创新为内核,提升文化旅游的发展活力。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观念,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战略,创新产品和服务意识;要鼓励进行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讨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开发和管理的新路子;要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加大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力度,通过要素的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要推动旅游产品向多元化、系列化发展。顺应现代旅游注重个性化、体验化、高端化的趋势,由一般的观光休闲产品向深度体验性产品升级,由单要素、少要素产品向全要素产品升级。

  第三,以景区整合为抓手,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单元少元景区难以构成对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加之受资金、地域区划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仍然不成系列,难以成为“目的地”产品。因此,在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我区现有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大、系列全、品质高、配套完善的“大品牌”势在必行。一要突出重心。当前,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上,尤要在凸显黄河特色、回族风情、红色军旅、丝绸之路、神奇西夏、生态文明上出品牌、出效应。二要以知名景区为龙头,对周边中、小景区进行整合。如沙坡头旅游区可以中卫古城为旅游集散地,打造“一核·两带·三区·六园”,构建大沙坡头旅游区。使沙坡头旅游区由单元的沙漠黄河旅游景区发展为多元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融的、配套完善的大品牌景区。三要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对相同文化类型的、景观差异的景区景点进行整合。如按照国家批准的西夏陵风景名胜区范围,北以拜寺口西夏皇家寺院区为西夏文化中心展示区,沿贺兰山东麓南至西夏陵陵区,实行风景名胜区的统一宣传促销,增强西夏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四要以地文景观为核心,对景观区域内的景区进行整合。如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划为特别保护区、生态旅游区(苏峪口、滚钟口),文化景观带(岩画、长城、西夏遗址等),统称“贺兰山国家公园”。使自然景观注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对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目的地产品。将六盘山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实行管理开发一体化,加快建设步伐,形成影响力强大的“六盘山旅游”品牌。五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对区域内的相同类型产品进行整合。如对贺兰山东麓一线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酿酒基地和玉泉葡萄小镇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开发和建设管理一体化,打造中国最大的“葡萄产业生态与文化旅游长廊”。对黄河金岸区域内的影视产业和影视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建设核心区和功能服务区,增加旅游要素,建成独具西部特色的特大型影视制作基地与影视旅游观光带。六要对区域内相同文化的产品整合,相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产品整合,相同文化和不同文化的产品整合,观光产品和休闲产品的整合等。

  第四,以特色旅游为亮点,增强旅游的文化魅力。经验表明,旅游发达地区旅游业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服务,旅游与文化交融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因此,旅游要以特色文化为亮点,不断培植特色项目。我们要依托旅游资源,科学规划景区景点,深度开发塞上江南新天府、贺兰山历史文化、六盘山红色生态“三大板块”。得黄河灌溉之利,唐宋以来,宁夏平原就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要围绕“黄河金岸”建设,整合老景区,开发新景区。利用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点、线、块相结合,设计适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产品和线路,向海内外游客全面展示“塞上江南新天府”的风采。贺兰山东麓一线,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可追溯到旧石器时期的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秦汉时期戍边军民的墓葬群,西夏时期的皇家宫殿、寺庙、陵寝、窑藏、水利工程,明代的长城、古堡、古建筑群,民国时期“宁夏王”马鸿逵的避暑山庄,特别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千古名句,使这座山充满壮志豪情。多种文化,交相辉映,荟萃于这座挺拔峻峭的大山,是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宝库。六盘山古称“陇山”,是中国历史名山,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了这座大山,顺利到达陕北,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留下了红军长征在宁夏“五天四夜”的美谈。还有六盘山地区近现代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如隐形将军韩练成、回族英雄人物马和福、马青年等,更加充实和深化了红色旅游主题。六盘山旅游区是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包括人文地理生态)融合一体、相得益彰的优质旅游资源。

  第五,以全面立体发展为战略,做好文化旅游的深度策划。近年来,跨省区的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相关省市间展开联合宣传推广,旅游线路对接,统一市场管理的格局正在形成。我区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少,应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产业要素互用。要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客源市场与兄弟省区在市场营销、产品整合、线路延伸等多方面的合作,跳出小省区的圈子,做“大区域”的旅游文章。一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宁夏与兄弟省、市、自治区间的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优势互补、客源相互输送、线路合理延伸的合作机制。支持与倡导成立“中国西部旅游经济联合体”,加入中国北方旅游经济联合体、中国东部旅游经济联合体、中国珠三角旅游经济联合体的销售网络。二是充分发挥银川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多方面加强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乌海市,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大河套”文化旅游区,进一步提升银川市的城市旅游功能,使之成为辐射周边省区的旅游休闲中心、购物娱乐中心、医疗保健中心。三是深入挖掘六盘山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内涵,联合甘肃平凉、天水和陕西宝鸡等名牌景区,做大六盘山旅游板块。四是继续努力争取与周边省区旅游线路的延伸。如延安至宁夏盐池——陕甘宁边区西大门的延伸,酒泉航天城至黑水城至银川的延伸,青海塔尔寺至宁夏的延伸,四川阿坝羌族文化之旅至宁夏的延伸等,精心设计旅游文化经典线路。五是深入持久地对全民开展对外开放政策的教育,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在行业管理、市场机制、资源开发、产品设计、餐饮住宿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对接。精心设计面向中东和穆斯林国家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集中力量,优先将我区的“中国穆斯林家园”产品和“沙漠旅游”产品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旅游品牌。(原文载于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