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叶圣陶七十八年日记完整版将出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6日   来源:北青网

始于一九一○年十六岁生日 止于一九八八年去世之前 几无一日间断———

已故作家、出版家、教育家叶圣陶,其一生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从1910年至1988年,其间几无间断。记者从叶圣陶孙子叶永和处获悉,叶圣陶70余年日记,首次由叶家人整理出“完整版”,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叶圣陶孙辈叶永和、蒋燕燕介绍,叶圣陶写日记始于1910年11月2日,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刚过16岁生日的中学生,一直记到1988年2月16日他逝世那一天。“爷爷自己亲笔记到1985年,此后到1988年去世,是家里人代为记录的。除了抗日期间在乐山被烧了一部分,其余的全部完整保存了下来。爷爷的日记中包括了70多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全国解放、解放后的历次重大运动,只要是他知道的,他参与的,在日记中都有记载。从爷爷的经历中反映了当代历史的一个侧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记。”

据介绍,叶圣陶去世前,曾出版过多种版本的日记选集,但“都是小薄本”,胡适曾言叶圣陶日记可视作“历史的补白”;上世纪90年代出版25卷本《叶圣陶集》,较大规模收录了叶圣陶日记,但也“只是节选或摘编”,“许多敏感的年份都未涉及”,约157万字,占叶圣陶一生日记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此度整理出版,系“首次完整面世”。8月2日,记者在叶家看到的叶圣陶日记,“1949年至1982年”已经完整整理了出来,“每年至少9万字,最多一年18万字有余。”翻开白纸装订成册的日记本,记者看到,日记为毛笔字书写,竖排,有的页面还粘贴着与当天内容相关的照片,以及叶圣陶收到的友人来信。

蒋燕燕告诉记者,叶圣陶日记多为叙事,语言平实,但字里行间,历史风云皆可见。“譬如‘三反’期间,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他,就记录了当时总署成立了审判庭,他任副审判长之类的历史细节,不难看出当时无法可依的状况;‘大跃进’期间,他写道,家人说,在市场上买不到菜了,卖菜的都炼钢去了。” 但叶圣陶在日记中也不讳言自己的看法。1957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曾在6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余谓教部之病,在于无知无能。今之整风,在除去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三大病害。此盖就有知有能而言,有知有能而去此三病,工作自可奏绩。而教部则无知无能,其病更为严重,一时殊无法可医。人家以为教部为一中央机关,殊为了不起,实则类乎‘空城计’。且戏台上之‘空城计’,除两个老兵而外,尚有诸葛亮。教部之‘空城计’则并诸葛亮而无之,唯有两个老兵在城门边扫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