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高栏港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27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民生。”记者在高栏港经济区连续几天的采访中,深深感受到港区各级各部门的“民生情”。高栏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芦晓凤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港区发展过程中,重视民生改善、成果共享的建设思路。

     事实上,高栏港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中,始终把为港区百姓“谋幸福、办实事”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08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超过5亿元,年均增长79.14%。金洲小学、南水中学新教学楼、南水医院新楼、平沙医院医技楼、市图书馆高栏港分馆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成或开工,基本完成了一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或修复,危房改造工作即将全面完成。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农(渔)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三旧”改造顺利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成效显著,平沙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镇、旅游名镇等。加大投入保护宝镜湾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打造“海洋文化从高栏起步”的特色文化,港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实践证明,“十一五”时期尤其是最近三年,是港区综合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抓教育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十二五末达到或接近本市先进水平

     港区现有中小学校13所,幼儿园11所,在校中小学生10193人。近年来,港区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已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南水镇和平沙镇都位于珠海西部地区,不少已经使用几十年的校舍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但从2009年至今,港区投入近6000万元开展校舍安全加固,重建、新建一批校舍。其中包括加固全区7所学校12栋校舍,目前,12栋校舍加固工程已分三个施工标段完成了招标工作,并已全面开工建设,利用本暑期完成加固施工任务,确保9月1日交付使用。目前,已拆除了7栋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校舍,今年内,还将拆除3栋校舍,重建或新建6栋新校舍,力争到“十二五”末,港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全市先进水平。

     由于港区中小学校电教设备、实验设备和教师办公设备比较落后,除了校舍,校内的设备也在升级之中,从2009年9月至今,港区共投入2000多万元,为中小学校装配教学设备和改造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等。年内将重点改造平沙三中、连湾小学。

     港区同样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在南水镇和平沙镇,很快将有两所中心幼儿园投入建设,为港区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子女,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成绩的提升,2011年,港区中高考成绩喜人,中考总分在500分以上(605分为满分)的学生共158人,占总考生的14.47%;普高第二批本科上线和第三批专科上线150人,上线率90.36%。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和开工建设,未来3-5年,预测港区人口将增加5-10万。为此,港区拟在平沙新城规划新建一所小学和初中。同时,撤并平沙镇北水、大海环、南新三所薄弱学校,作为平沙镇华丰小学、中心小学、实验小学教学点,以增加优质学位。

     重民生

     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居民群众共享更贴心的社会服务

     时值夏季,珠海常遭受台风天气影响。但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的伍来英一家,再也不用在担心台风来时漏雨和塌墙的危险了。今年56岁的伍来英1976年就来到了平沙镇,在这个镇的平塘社区东风三队种植甘蔗。她和丈夫及子女原来一直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

     近年来,港区高度重视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5697户农业职工的危房改造。在伍来英的新家里,记者看见,各项家具都已置办齐备,新购置的平板电视正播放着时下热门的电视剧,饭厅里餐桌被擦拭一新。

     记者了解到,危房住户搬进崭新住宅小区,只是近年来港区民生事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片段。

     近年来,港区投入6750万元,建设南水医院、平沙医院,15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村卫生室;平沙镇也顺利获得国家卫生镇的荣誉称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此外,3个群众文化休闲广场、高栏港图书馆完成建设;实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开展“宝镜湾摩崖石刻保护工程”建设;平沙镇成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港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同样成绩显著。

     在社会保障方面,港区还积极落实低保、优抚、双拥等政策,推进平沙镇福利中心二期建设,成立高栏港经济区婚姻登记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两镇居民和企业员工提供更贴心的社会服务。

     促发展

     农民获益夯实发展基础 幸福指数水平稳步提升

     在港区的大海环社区八队,56岁的农民黎财庆把家里5亩地全部种上了珍珠芭乐种苗。黎财庆说,在政府和农业企业的引导下,他种植芭乐比以前种香蕉更稳定,不怕台风影响,现在种地的收入比往年有不小的增长。

     黎财庆是港区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而因此受惠的农民的一个缩影。在2010年,港区(含平沙镇)农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195元,较2009年,增长10.4%。而为了让农民生活拥有更多的保障,港区投入8500万元,基本完成征地农民农保补贴、再就业补贴、医保补贴、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完成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00%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港区还投入3000多万元,全力推进水改工程解决百姓饮水难题,目前已完成工程勘测、设计等工作,其中高栏、飞沙水改工作于去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预计2011年底全部完成。此外,在投入1.04亿元基本完成平沙西堤、南水镇各村水闸、排洪渠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或修复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也更进一步地完善。

     “十二五”时期,是珠海“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的重要时期,高栏港经济区正在向2015年全区民生福利、幸福指数水平与珠海香洲主城区总体持平的目标稳步前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