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进展工作等事项。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推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扩展科技支撑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在农业、文化、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科技支撑力度。要把食品安全问题纳入“规划”,实现“规划”与《“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的有机衔接。要将鼓励创新作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创造发展条件,努力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会议听取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进展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有关部门和区县全面贯彻和加快落实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所做的各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会议强调,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支持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对于北京实现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市上下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统一认识,紧抓机遇,用足用好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这一政策的先发优势,全力支持和发展中关村创新平台,努力在贯彻落实好“1+6”先行先试政策方面取得实效,在全国发挥示范作用。要在中关村创新平台增设现代服务业工作组,推动开展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在中关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通过机制创新,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包括中小企业、学生青年在内的民间创新和发明。
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关于促进我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意见》。会议强调,要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价格变动特点相适应、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职工工资增长要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要与物价指数增长相关联、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他们有尊严地生活。要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困难家庭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问题。要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的统计工作,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汲传排)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