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农村社区化管理推广五种新模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23日   来源:京郊日报

   本报讯 昨天,北京市召开的推进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活动暨首都综治委农村综治工作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今年将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广城中村、中心村、平原村、山区林地村和专业村五种不同类型的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副市长夏占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去年初,北京市在大兴区率先启动了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当年8月开始在全市城乡结合部地区推广,共有668个村庄参与实施社区化管理,目前已有521个村完成社区化管理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市共投入11.5亿元,建设围墙10.2万米,安装街门1848个,安装探头4822个,建设综治中心480个、治安岗亭1517个,增加协警力量3442人,实施了村庄路面硬化、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垃圾消纳、厕所改造5项工程,农村基本服务项目逐步覆盖。统计显示,全市已完成社区化管理的村庄可防性案件数量同比降低24%,百姓安全感上升到92.7%。今年一季度,大兴区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地区的百姓安全感从此前的48.3%提升到了95.7%,位列全市第二。

   据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刘福志介绍,今年北京市开始在农村地区推广的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将不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环境、生态特点和产业发展模式,结合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等各自属性特点,因地制宜地分类推广。如在列入中心城、中心城外围大型边缘集团以及新城规划范围的村庄,推进社区化服务管理时要用城市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标准建设;山区、林地、水库周边村庄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为理念,建设能够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生态涵养功能强、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庄社区;在依托种植养殖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特色产业为重要经济支撑的村庄,则要建设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既符合农村发展实际,又各具鲜明特色的新型村庄社区。(记者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