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以长白石表现区域文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5日   来源:长春日报

  在今年4月8日至11日举办的吉林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春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本刊顾问杨廷华创作的长白石雕刻《长白山天池》获得专家学者好评。国画家、净月潭书画研究院院长、首届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王驰涛给予高度评价:《长白山天池》充分体现长白山特色,作者用长白石雕刻弘扬区域文化,在国内石刻界绝无仅有。

     杨廷华认为,利用长白石和雕刻艺术展现长白山传统文化,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路。

     自幼练习书法,研习米芾、沈尹默和吴九如,杨廷华书法形成不拘一格、飘洒自如的风格,功力深厚。他从2000年开始收藏奇石,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为师,学习雕刻。他尝试用寿山石、巴林石微刻。在夜深人静时,他平心静气“用心刻字”,以笔划轻重反映笔锋,并对微刻章法有了深入研究。他精心刻出《官箴》、《腾王阁序》、《千字文》、《名贤集》、《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等微刻作品五十余件。在显微镜下,杨廷华的微刻如毛笔书写,体现“笔锋回转”,博得赞誉。

     2003年,杨廷华开始酝酿用长白石雕刻反映长白山地理风貌、特产、历史、传说的古代诗文和散文。他从浩繁著作中寻找资料,严格筛选,共收集有关古代诗词和散文22万字,上至周朝,下止清末,包括周朝《诗经·大雅》中的《韩奕》(节选)、春秋屈原《大招》、清代康熙皇帝《松花江放船歌》等作品。

     杨廷华介绍,长白石产于长白山,石质细腻、温润清净、坚而不顽、光而不滑,适于奏刀,俏色虽不如四大印石,但也有黄、绿、褐、紫红、灰白等,上品长白石也有蟒纹、龟纹、卷纹等,开采初期也曾采过红花、紫云等石料。他曾利用长白石创作出《长白雄风》、《岳桦·生命之树》、《长白人家》等作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近几年,杨廷华尝试用长白石雕刻冰雪题材的作品。他介绍,长白山冰雪文化是长白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白冰雪雕刻”有两个内涵:一是反映长白山冰雪文化;二是用长白石雕刻冰雪题材作品。长白冰雪雕刻表现的范围非常广,如长白山区雪域风光、三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流域雪景、松花湖冰雪风光。长白石以白色居多,无需巧色即能把长白山那种冷峻肃然、雄浑的特质及表现冰雪世界的洁净、晶莹和厚重体现出来。充分利用长白石这一特点,雕刻冰雪作品,形成长白冰雪雕刻系列,是独辟蹊径。

     在创作时,杨廷华相石度势,因材立意,精神入境——进入作品意境,能够将中国画的写意与工笔技法应用在雕刻之中。如雕刻风景,利用国画中的“留白法”大量留白,得以使冰雪世界的清净、晶莹体现出来;作品近景采用中国画工笔技法,精雕细刻,细致入微,远景则以写意为主,粗放豪爽,构图简约,体现层次分明。

     他创作的《雾凇人家》是国内首件用长白石表现吉林雾凇题材的作品。此件长白石雕刻以高浮雕、透雕形式表现吉林雾凇题材:在一片松树林前,精雕细刻几株松树,琼枝玉叶——树冠凝结雾凇;林中隐藏一座农舍,炊烟袅袅,生活气息浓郁;近处冰封的小河与岸边积雪极力渲染冰雪气氛。作品玲珑剔透,虚实辉映,具有由近及远纵深感。在“蓝天”空白处,微刻清代以来10余位名人所作赞美雾凇和松花江的诗。

     杨廷华的创作实践,获得广泛认可,部分作品被收藏爱好者收藏。

     其作品长白石雕刻《咏岳桦》参加2010年10月举办的“长春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展”获金奖。作品表现岳桦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的风骨,在空白处微刻近现代三十余位作者所撰描绘长白山岳桦林诗文三十余篇。包括,金意庵诗作《岳桦林》:“羡尔顽强骨,高寒成茂林。虬枝兼铁干,不畏霜雪侵。”

     今年2月,杨廷华创作完成长白石雕刻《长白山天池》(约长43厘米,高25厘米)。作品中,天池高居长白山主峰顶部,神奇秀美;右侧利用土黄等巧色雕刻四大垂直林带,从低向高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带、松林带、岳桦林带、苔藓带,一派长白山林海秋景。在中间部位,微刻了自宋代至现代六十余名诗赋作者所撰描绘长白山天池诗文七十余篇。其中有清代康熙皇帝诗作《望祀长白山》:“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翘首瞻晴昊,岧峣逼帝阍。”

     近日,杨廷华新构思大型长白石雕刻,已完成“小样”创作。主要雕刻的景观分别为:群峰叠嶂、天池灵境、瀑布飞涛、岳桦风骨、林海耸翠、峡谷幽壑、美人松娇、山居烟袅。设计于空白处微刻从《诗经·大雅》至清代描绘长白山的古诗词。他准备选用纯白色的长白石,突出表现长白山的冷峻、圣洁、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