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385个新开工项目描绘长春工业结构升级路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3日   来源:长春日报

  春花绽放,项目建设也开始进入高峰期。在绿园区、经开区、高新区、西新区这四大工业经济主战场,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

     3月20日,总投资120亿元的一汽轴齿制造中心等12个项目开工;

     4月7日,总投资15亿元的兵装新能源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4月15日,总投资210亿元的吉林特钢不锈钢项目奠基;

     ……

     据统计,上述四个城区、开发区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达385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这些项目背后,长春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日渐清晰。

     路径一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钢铁是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但钢铁制造一直是我市制造业的一块短板,行走工业所需的高端钢材大部分来自域外,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15日奠基的吉林特钢不锈钢项目有望使我市摆脱这一现状。据悉,该项目是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对我市传统钢铁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从而生产出优质高端钢材,并有望形成一个千亿元级的新型支柱产业。

     今年,我市安排了一大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一汽轿车二厂年产50万辆整车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并将我市汽车工业带入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时代;一汽轴齿制造中心、上海纳铁福传动轴二期、日立永济电气设备、华信城轨等核心汽车、轨道客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的开工,将提升我市为汽车、轨道客车配套的能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

     路径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

     在西新工业集中区,有一个聚焦了省市相关部门乃至国家发改委目光的循环经济项目——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集废旧金属回收加工、报废车辆回收拆解、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和再生资源集散四大功能于一体,将为我市工业产业链末端增加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环。

     循环经济仅仅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

     今年,我市新开工工业项目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多数领域——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节能公司长春环保低碳产业园项目,既有节能环保新型建材这样的新材料项目,又有太阳能光伏这样的新能源项目;兵装新能源项目,则将把我市打造成东北地区的风电设备制造高地。

     已经开工的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光电、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将大大降低我市对行走工业的依赖,形成更加具有弹性的工业产业结构。

     路径三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绿园区,我市为轨道客车和汽车配套的专业区,今年在轨道客车产业园集中部署了29个轨道客车配套项目,在西新工业集中区部署了31个汽车配套项目。

     绿园区的工业发展战略是:“绿园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聚焦轨道客车配套,西新工业集中区重点聚焦汽车配套。”

     在经开区装备产业园,长拖、高中压阀门、东方压铸、三鼎工业园等7个原本分散在我市各地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退城进区集中到这里,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实现了就近配套;在一汽丰越扩能项目周边,西新工业开发区为其核心配套企业预留了大片土地,只为这一项目能实现就近配套;在轨道客车产业园,29个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各自的配套距离还不到5公里。

     通过产业集聚提升竞争力,是我市工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又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