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星美酝酿美国上市 打造国际“电影大文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4日   来源:新快报

  

  中国电影业的领军民营企业星美集团,近日在国际化上又迈出一大步。日前星美管理层透露,星美正酝酿在美国上市,以增加投资群体,扩大星美文化产业的海外发展规模。

  

  目前星美集团已与澳大利亚、法国等国的知名电影公司展开电影制作方面的合作。由星美投资的电影《无人驾驶》在全国上映,获得不菲的票房收入。

  

  电影产业将是星美当前和未来的核心业务,公司将围绕电影制作、院线发行、电影院投资、后产品开发、影视拍摄基地、香港上市平台六个要素,打造星美“电影大文化”的产业链。

  

  星美集团成立于2001年,早期投资领域包括电影、电视、音像、报纸、广告、数字媒体,是国内传媒领域最大的民营集团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整合,迄今星美已经集中于市场前景活跃的电影产业,目前旗下的核心企业有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自建和加盟影院银幕总数550块,票房收入占中国内地市场的14%左右;拥有18家电影院,今年底新建电影院达到25家,影院座位数将达到1万个;去年投资的四部大片《赵氏孤儿》(陈凯歌执导)、《无人驾驶》(张扬执导)、《魔术外传》(顾长卫执导)、《神奇侠侣》(陈可辛执导)。星美集团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旗帜性企业。

  

  目前星美集团的主要运作平台是香港星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将投资成立星美文化传播集团公司作为国内电影和其他文化产业的业务运营平台。

  

  酝酿美国上市

  

  星美集团一直谋划在美国上市。该集团负责人指出,中国文化传媒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出去进军海外,市场更为广阔。而且对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星美审时度势,走国际化的道路,与国际上相关的行业、相关的资本市场进行合作,目的是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更严格,公司自身的财务结构等各方面均良好。据了解,目前星美计划与法国一家3D动漫影视企业合作,总投资达到3000万欧元。此外,星美刚刚收购澳洲视觉效果、动画及后期制作公司Photon,并成立了合资公司星美Photon.星美负责人说,星美的“走出去”,需要瞄准世界电影的前沿,站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

  

  这位负责人说,在美国上市之后,香港仍会是星美的重要资本平台,中国内地仍将是星美的主战场。不会放弃,但星美回归A股暂无考虑。

  

  电影产业是核心业务

  

  星美10年来走的是“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之路,学习的是美国模式,现在星美转型为文化传媒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包括制作、院线、电影院、后期产品、影视基地,形成了自己一个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近几年,星美投资制作出《如果·爱》、《青红》、《南京!南京!》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影片,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在向星美国际注入12家影院后,星美集团又计划在中国内地新增25家影院。未来除在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重庆、兰州、成都等城市投资建设影院,布局亦深入到其它二三线城市。此举将进一步巩固星美在业内的龙头地位,成为拥有内地最多影院的上市公司。此外,位于北京怀柔的星美影视基地的扩建工作已经开始,基地内星级酒店已经完工。该基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影视基地,目标是发展成为集影视拍摄、数字制作、假日旅游、餐饮住宿、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大型主题文化产业园。星美集团负责人表示,“星美内地经营形成的竞争力和投资管理经验,加上海外业务纵深发展,产业链优势将更加凸显。通过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能量将非常强大。”

  

  该集团负责人表示,中央提出“大文化”概念,意义重大。尽管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但很多国外人不是很了解中国,有很多误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和谐的世界环境、和谐的政治环境,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应该让国外朋友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中华优秀文化,这是社会管理者和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肩负的责任。星美的“走出去”,既是责任意识,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星美起步初期即强调与国际市场对接,并在海外拼搏多年,有经验、有能力闯荡世界舞台。

  

  该集团负责人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与国外的对接,基本上还是“引进来”合作,我们是“走出去”合作,而且首先是建立渠道。星美对好莱坞的运作理念和方式很熟悉。中国的民营文化企业与其他国内500强企业一样,同样有能力站在世界起跑线上,参与国际竞争,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轻装上阵完成企业转型

  

  星美历经10年发展,通过几次重组,完成了企业的转型。星美国际复牌之后,募集资金累计5亿多元,账上现有资金4亿元。通过业务重组和资产注入,具备了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星美历来强调产业链模式,但产业链投资线过长,环节过多,风险过多,过去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星美的主要问题。该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花了5年的时间来总结星美过去的教训。我们认为产业链模式是一种成功的模式。问题不在于产业链过长,而是能不能进行有效的横向整合和纵深控制,最大化实现投资资本在各个可控环节上的效益。中国文化传媒产业的行业划分格局和多元传播特性,决定了产业链是这个领域最有效的竞争手段。星美创立之初即按照这个路线图发展,至今只有总结,没有改变。”

  

  上述负责人表示,星美是最早进入中国文化传媒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第一个成立电影院线,第一个投资电影院。星美过去的成功,既是文化传媒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星美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结果。今天,中国文化传媒产业更加成熟,星美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依然信心不动摇,定会取得成功。

  

  “电讯+媒体+科技”产业模式

  

  星美的文化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发展,打造“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一直受到业界关注和议论。

  

  星美的成立缘于1999年投资入主上市公司重庆长丰通信(后更名“星美联合”)。长丰通信在短短两年间建立起拥有一条覆盖全国的光纤骨干网,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四省宽带城域网的全网覆盖、四省接入的宽带网络平台。

  

  为提供长丰通信内容支撑,建立网络加内容的竞争模式,2001年,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星美系”由此起步。2002年,星美传媒开始大规模投资收购内容公司和媒体资产。旗下公司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公司、中影星美院线有限公司、等十几间公司,“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形成。

  

  2003年,为整合海外娱乐内容,布局香港资本平台,星美开始大举进军香江,收购了东方魅力(后改名“星美国际”)、旌旗出版集团(后改名“星美出版”)、流动广告。形成了掌控四家上市公司,以资本为龙头、以新媒体为核心、以内容为支撑的产业格局。通过收购旌旗出版,控制了香港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成报》。在宣传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扩大星美海外影响力方面,做出很大努力。

  

  2004年,星美收购湖南湘计算机,意图布局数字终端设备业,后股东纠纷退出。这年与中国联通签署100万个CDMA手机号码段销售协议,为长丰通信的发展带来丰厚利益。投资制作的电影《青红》获戛纳电影节奖。星美院线银幕数量达到87块。票房收入居国内第二。

  

  2005年开始,星美开始大规模重组,剥离不良资产,改善财务结构。这年投资制作的电视剧《格达活佛》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2006年,星美投资拍摄的电影《如果·爱》上映,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

  

  2008年,星美投资的电影《南京!南京!》上映。

  

  2009年,星美退出星美联合,被新世界收购。退出香港《成报》。9月星美国际复牌。

  

  2010年,完成电讯传媒向文化传媒的转型。旗下核心资产瘦身为电影产业。5月,星美国际发布公告,收购国内12家影院。收购澳大利亚3D电影公司。7月星美在国内的业务平台星美文化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