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昌平出土战国时期的夹砂红陶瓮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3日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 昌平区马池口镇土楼村日前出土了一组瓮棺,经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鉴定为战国时期的夹砂红陶瓮棺。瓮棺内有一具儿童的尸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笔者在昌平区文物所看到这组瓮棺,瓮棺材质均为陶制,厚度不到一厘米,由上中下三件组成,三件口径约33厘米,高35厘米,其中上下两件保留基本完整,只有瓮口边磕碰较多,而中间的下半部丢了三分之一。

   发现瓮棺的村民张德生介绍,前几天他在自家院内挖下水管道,在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倒扣“陶罐子”。“碰到文物了!” 张德生小心挖掘了几十厘米,发现底下还有两个。张德生打开第一个“罐子”,里面堆满了黄土,黄土下埋着一具尸骨,头盖骨、肋骨、腿骨清晰可见,肋骨只有四五厘米长,张德生赶紧拨打了文物部门电话。

   据昌平区文物所工作人员邢军初步鉴定,陶罐子属于古代的“瓮棺”。瓮棺是新石器时期到汉朝的一种墓葬形式,用来埋葬一些夭折儿童,以前在昌平也曾发现过瓮棺,但是这是首次发现完整的三件套瓮棺,竖直放置更不多见。瓮棺材质属于夹砂红陶,初步鉴定为战国时期的物品。(通讯员徐娜 肖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