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无证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1日   来源:长春日报

  年初,我市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使城区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70%。然而,目前在一些老居民区或大型幼儿园周边,存在着一些无证幼儿园。这些无证幼儿园虽然没有教育部门的审批,但却满足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需求。那么,这些无证幼儿园今后何去何从?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在绿园区铁西街的一栋居民楼里,有一家名为“神通”的幼儿园,该园有4名老师和28名孩子,114平方米的房间里拥挤地摆放着小桌椅和小黑板。为给孩子腾出活动空间,老师只能把一架小型滑梯摆在角落里。孩子们午睡用的被褥也被一层层码好,堆在另一个角落。这就是一家无证幼儿园,从2001年就存在于这栋居民楼里。幼儿园虽说孩子不多,但还是将28名幼儿按月龄分成大、小两个班,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因为园舍面积和设施不达标,屡次被主管部门下令整改甚至取缔。但总是没过几天,就又有家长把孩子送来。“我们觉得这里的管理挺规范,老师人也不错,而且收费便宜。”一位孩子家长如是说。

     绿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凤华对“神通”这类无证园也很为难。“我们调查过,把孩子送到无证园的都是低收入家庭的父母。不可否认,无证园的存在客观上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张凤华说,像“神通”这样的无证园几经整改仍不能通过审批,主要是因为园舍面积不达标。“根据有关规定,开办幼儿园必须满足园舍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而且要有独立的幼儿活动空间。但这类无证园多建在居民区里,往往规模不大,有先天性缺陷。”消防隐患也是无证园不能通过审批的原因之一。幼儿园设在居民楼里,一旦发生火灾,幼儿的安全无法保障。

     事实上,取缔这样的无证园,最大阻力不是来自幼儿园,而是家长。“关了幼儿园我们的孩子往哪儿送?”家长的质问让张凤华也感到很无奈。“按需求,我们该支持它;但是按标准,这些幼儿园不达标,审批是违法的。”

     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对照“国十条”,我市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发展原则。

     我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城区新建、改建、扩建50所公办园,也就是再提供15000个优质公办幼儿学位。“我们还要针对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出台收费标准,建公办园的同时,扶持具有普惠性的民办园,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在无证园的幼儿流向正规园。没有生源,没有需求,这些无证园自然就没有了市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崔国涛表示,可以预见,今后三年,随着我市公办园的新建、改建、扩建,无证园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那么,有关部门对现有无证园的处理思路如何呢?“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正确引导的原则,整顿一批、取缔一批、转型一批,妥善解决无证园问题。”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曲虹说,从今年开始,我市启动了幼儿园标准化评估。根据国家以及我省对幼儿园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设置、园舍设备、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和安全工作等进行全面评估。从4月份起,各县(市)区成立由教育、卫生、消防、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无证园进行逐一排查,在全面排查基础上,规定整改时限。整改后达标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对消防、卫生基本合格,仅办园规模不达标的无证园,将引导和扶持转成0~3岁托幼机构。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为解决经济困难的低保家庭及低保边缘家庭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问题,我市每年将拿出200万元对上述儿童实行“一免一补”(免托保费、补助伙食费)。城镇幼儿园建设将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在城乡接合部重点建设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