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产业新区:产业服务提升集聚效应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6日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讯
?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在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承载着众多希望的产业新区该向何处去?近日,来自官产学研的各方精英为其把脉。

   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在眉睫

   “2个年轻人、5万元借款、1台电脑、9平方米租房,北京中关村。”这就是王文京下海之初创立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时的情况,如今用友已成长为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像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2万多家。而像中关村示范区这样的国家高新区,全国有83个。此外,还有工业园、保税区、加工区等不同种类的园区。

   各个园区创业孵化体系、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必须探索和实践基于创新创业的内生增长机制和发展路径,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发展以及园区内产业与园区外产业协同发展。

   纵观全球经济,产业升级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发展“高人力资本、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迫在眉睫。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周放表示:“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云计算体验与创新中心、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心和孵化企业加速器,未来5年将实现软件园年产值上千亿元,吸纳高端人才就业10万人,产业规模和出口翻两番的目标。”

   在渤海湾,青岛高新区实施“3+1”产业发展计划,超前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并坚持把“生态科技”、“超前预留”的理念贯穿到开发建设全过程。

   产业服务提升集聚效应

   “当十家、百家产业链上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它们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互动、商务合作及并购、上市等资本合作,而园区产业服务在其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周放表示。

   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例,经过多年发展,中关村软件园的企业质量不断提升,集聚效应日趋显现。中关村软件园不仅在政企沟通、人才服务、技术支撑、金融投资、市场开拓等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而且还构建了领先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如较早建成了北京最大的室外无线网络覆盖,建设了国家A级IDC机房、灾备中心等,这些公共平台的投入使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在北京CBD,摩天高楼的掩映下有一处颇显静谧的处所,这就是北京电缆厂,它的另一个名称是“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实际上,在北京的四惠、慈云寺和西什库,基于工业遗存而进行的个性化改造,采用产权和经营合作的方式,在“尚8”名下建成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并逐渐形成品牌,连锁化经营雏形初现。

   “做创意产业,必须强调产业链条。”尚巴(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博举例说,若园区单一集聚广告公司只会产生恶性竞争,要有与之匹配的上下游产业,如摄影、后期制作、公关发布等,才会彼此支撑,良性循环。单纯生硬地集聚一种业态,有时候初衷是好的,但会导致整个产业越做越死。园区不是仅仅追求一个主题,更要考虑怎么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

   产业地产将形成有力支撑

   目前的产业园区已不仅仅是一个园的概念,而是城区的概念,或者说是科技新城。政府部门及园区的管理者想方设法使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既满足企业在此研发、发展等需求,同时又要为这里集聚的企业和人才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

   产业园区建设对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进行调控,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吸引了更多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

   相关资料显示,富力地产投资30亿元建设了广州花都空港物流园公用型保税仓、出口监管仓;2010年年初,远洋地产正式推出金石IT产业园,占地面积达66万平方米。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梁环宇介绍,近两年,联东U谷通过总部商务、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及配套服务的产品开发与建设,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匹配和互动,形成业态聚合、功能聚合和资源聚合,迸发出规模和集聚效应,提升了产业和区域的价值。

   “作为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息息相关的行业,产业地产将在产业园区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环宇说。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保罗·萨巴蒂尼出席了活动,并为大家解读了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