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海金湾区打好“三张牌” 提升宣传文化工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6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本报讯 漂流书屋星罗棋布,三灶鹤舞亮相世博,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近日,记者从金湾区宣传文化工作会议获悉,2010年,金湾区打好民生牌、特色牌、产业牌,打造了宣传文化工作的一个跨越年、精品年、丰收年。

     打好“民生牌”

     提升金湾文化的普惠力

     “文化惠民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升飞接受采访时说:“要让老百姓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建设中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改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2010年,该区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改造一批,点亮昨天的文化。建成集研究、展示、交流和传习于一体的三灶鹤舞传习展示馆;修缮日军慰安所、日军碉堡,建设三灶岛民抗日纪念公园,规划建设抗战历史文化景区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紧修缮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故居。二是新建一批,彰显今天的文化。在区内主干道建成“金湾航空新城”的主题门楼大气恢宏,彰显“金海湾 航空城 医药谷”区域形象的主题标识鲜明生动,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高标准建成的红旗镇文化站将内设西区首个数码影院,当地居民今后就地可以看上3D大片。三是规划一批,描绘明天的文化。结合“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城区的规划建设,规划了体现金湾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设施和精品雕塑,建设金湾生态文化带和生态文化园。

     作为金湾区文化“原创品牌”之一的漂流书屋建设,在2010年也取得新的突破漂流书屋进军营,进敬老院。全区已建成漂流书屋25家,实现了社区村居民、部队子弟兵和老年读者群的全覆盖;加大“送电影下乡”力度,2010年,金湾区基本上实现了“免费电影天天放映”的目标;不断丰富广场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在搭起群众自娱自乐文化舞台的同时,广泛组织文艺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送去了群众喜爱的文化大餐。

     打好“特色牌”

     提升金湾文化的辐射力

     金湾区着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自有文化品牌,彰显地域特色,培育文化特质,区域文化辐射力显著增强。

     挖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该区坚持不懈地挖掘和打磨了三灶鹤舞(上图 本报记者 于燕敏 摄),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2010年6月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28日,来自三灶的两只“仙鹤”翩翩起舞,在上海世博会惊艳亮相,在世界面前展示了金湾的文化魅力。

     实行精品带动战略。2010年金湾区原创少儿舞蹈《鹤娃》、《编花袖》在全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中分获金、银奖。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有金湾特色、金湾风格的优秀作品陆续涌现。

     擦亮叫响自有文化品牌。金湾区重视文化品牌建设,陆续推出了一些叫得响、影响大、有个性的品牌活动和品牌项目:金湾学习论坛,金湾读书节,金湾广场文化节。

     打好“产业牌”

     提升金湾文化的竞争力

     2010年,金湾区将文化产业作为全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文化产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

     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该区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努力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一是抓住我市发展航空产业的战略机遇,以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为龙头,积极规划发展国际航空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规划建设航空博物馆、航空动漫、航空培训、航空服务、航空研讨会、航模比赛等“航空文化产业”品牌。2010年暑假,金湾区中小学生的暑期作业就包括制作一架航模,“航空文化”已在全区中小学中悄然兴起;二是以红山票证、三木印刷等骨干企业为支撑,推动印刷包装业向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高档包装发展,积极建设珠海市印刷产业园;三是以惠威音响、得理乐器为龙头建设高档音响、乐器等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得理乐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乐器远销近百个国家、地区,并进军世界乐器二十强;四是以绿道建设为依托,将沿线的古民居、草堂湾沙丘遗址、安和香薰园等旅游点连为一体,建设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

     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该区充分发挥辖区高校汇聚等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产学研基地等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珠海金辉礼饰纪念品有限公司、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与珠海天行者公司均合作建设文化产业产学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