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中国电影:“百亿竿头”如何更进一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陈星星

  

  开栏的话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电影创造新的纪录:票房破百亿。其中,电影总票房比上年猛增63.9%,国产片占领56%的市场份额,延续了近12周的2011年贺岁档更是取得了近32亿的票房,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

  

  成绩虽然亮眼,但中国电影产业的问题依旧不少。在上游制片阶段,类型片发展滞后,投资回报率不高;在中游发行阶段,专业性不足,渠道不畅;在终端院线阶段,经营粗放,发展存在一定盲目性。整体而言,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偏低,尚处在从手工业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条相对健全的产业链条。

  

  “后百亿时代”,中国电影在产业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加稳健,我们就此策划系列报道,从类型化发展、专业化分工、商业化运作、院线化经营等方面“问诊把脉”。今天推出第一篇。

  

  站在影院大堂,看着电子屏幕上的影片走马灯似的滚动着,就是找不到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电影。影片虽多,却总觉得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进去后却发现同行者寥寥,影片本身也乏善可陈。难道除了大片和现在这些所谓的“中小成本电影”,就没有一些类型明晰、制作精良的电影可看吗?

  

  热时一票难求,冷时门庭冷落,巨大的温差之下,中国电影可如何是好?

  

  ——一名观众的观影感受

  

  2011年春季,中国的电影市场,有些不一样。

  

  中小成本影片《观音山》携青春的叛逆气息,让艺术片也“不动声色”地火了一把:首周周末的票房突破2600万元;进口科幻战争片《洛杉矶之战》上映头3天,“吸金”80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0日,该月已有近20部新片登陆各大电影院线,全国总票房约3.64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

  

  不过与贺岁档和春节档相比,春季档的票房仍嫌“清冷”。同时,与前段时间的大片云集相比,春季档是中小成本影片扎堆,从质量上看也显得后劲不足。

  

  【票房乐观】

  

  不到3个月,亿元电影达到10部,国产电影继续唱主角

  

  2010年,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收入为10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63.9%;内地故事影片产量达526部,较2009年增长15%。但在2001年,电影票房总收入不超过10亿元,故事影片产量仅有88部。10年之间,在两项产业指标上,中国电影业都干得漂亮:票房增长超过10倍,国产故事片产量增长近6倍。

  

  在这样的10年铺垫之下,2011年承载了太多期望:票房收入继续高歌猛进,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机遇期”做好起承转合,在中国市场对美国进一步开放娱乐产品市场后,坚守国产电影的阵地……

  

  作为“后百亿时代”的开局之年,2011年第一季度的电影市场春光依旧。据统计,截至3月20日,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票房收入过亿元的新上映影片就有10部,相比去年同期的5部“亿元片”,增长幅度100%。

  

  在目前已经突破亿元票房的10部影片中,据不完全统计,《新少林寺》、《将爱情进行到底》等5部国产片的票房收入逾9亿元,领先《关键第四号》、《致命伴侣》、《青蜂侠》、《纳尼亚3》和《创:战纪》等5部进口片的6亿元票房成绩。如果再算上跨年的《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等3部国产大片,票房总成绩达到24亿元,“完胜”进口片。

  

  【市场混乱】

  

  题材扎堆、档期冷热不均,热钱很多,但缺乏制度和规范

  

  在整体票房“红火”的背后,则是档期之间的“冷热不均”。  

  

  “3、4月份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电影的淡季。因为这个时间段在影院观影相对于其他户外活动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从人们的消费习惯来说,年初明显是一个忙碌的时期,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也都不会集中爆发。”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谭苗曾经从事过电影的推广发行工作,在她看来,并不能简单将贺岁档、暑期档与目前的电影市场做横向比较,应该将历年3、4月份的电影市场进行纵向比较。相对来说,今年春季档确实要比以前升温,而且和“热档期”的差距在缩小。不过,春季档的整体吸引力仍不容乐观。

  

  相比较于档期的“冷热不均”,“影院一日游”的现象更让人忧虑。在3月份上映的电影中,《云下的日子》、《百合》、《炫舞天鹅》等新片,上映了一两天就已经下线。实际上,去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526部,但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260部左右,其他不少影片不仅不赚钱,甚至收不回成本。

  

  类型片,是电影产业之路绕不开的选择。在谭苗眼中,中国电影的类型片生产很不成熟,“电影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是票房向名导演以及大明星疯狂集中的垄断趋势。”谭苗说,2010年贺岁档,葛优一人主演了《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3部大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现在正在从小作坊向产业化的方向转变,热钱很多,但市场混乱,缺乏制度和规范,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的影片很少。要么是题材扎堆、档期扎堆,要么就是完全不考虑市场口味,“很多投资人拍电影,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

  

  在谭苗看来,“这种现象其实是电影生产作为一种商品生产的必经阶段。”她将电影产业的形成与其他工业化标准的形成过程做了比较。“就好比服装等其他流水线生产行业,都是经历了手工作坊、机器化大生产等各个产业阶段。”她解释说,对于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结构来说,需要有稳定的原料供给、流水线的生产加工、成规模的销售渠道,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稳定的生产循环并持续盈利。“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混乱、垄断等早期工业特征在所难免。”

  

  【产业虚火】

  

  百亿票房存在虚火,拼票房的同时还要拼文化品质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 6200块。据预测,2011年的银幕数量还将以每天3.5块的速度增加。

  

  无论是票房收入、影片生产量,还是影院和银幕数量,2010年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不少专家认为,2010年的“百亿票房”存在虚火。他们认为,观影人次才能反映电影市场真实实力,但这一数据的增长速度却在放慢:2007年,中国观影人次增长近40%。2010年,全年约有2.5亿人次观影,增长速度仅为19%。

  

  有观众反映,虽然影片越来越多,但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片子却越来越少。专家认为,这正是因为影片内容的“文化贫瘠”削弱了电影的吸引力。“票房上去了,但电影却在文化上‘贫血’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创意匮乏,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思考和体现,成为现在很多电影的“通病”。

  

  他指出,产业运作的“唯票房论”破坏了电影的文化生态,很多卖座的电影“娱乐至上”,不利于培养观众健康的审美情趣,也不利于电影消费市场的培育和电影产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市场终会教训市场”。黄式宪说,现在的影片大多不与生活对接,“发展电影产业是为了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电影应该回到生活的源头,电影消费才能持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则以香港电影的经历来警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为什么短短几十年,香港电影就从辉煌走向了衰落,这个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他认为,香港电影主要靠“刀光剑影”的武侠片和“鬼哭神嚎”的鬼片撑大局,类型单一,文化内涵不足,难以持续发展。

  

  “香港电影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王志敏说,中国电影要培养良性的国内市场和健康的消费者口味,在拼票房的同时,更应“拼品质”。

  

  “影院现在还是大片扎堆,影院多的同时还要有多样化的内容选择,这才是一种良性循环。”黄式宪补充道,国家和影院应该多为类型片、艺术片创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