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首个《村庄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16日   来源:京郊日报

   本报讯? 北京市首个《村庄规划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3月13日编制完成。据悉,该“标准”以村内人口为标准,将所有村分为4级,并明确列出了各级村庄应提供的公共服务标准等。

   “标准”中的4级村庄分别为,少于200人的为小型村、200至600人的为中型村、600至1000人的为大型村、1000人以上的为特大型村,明确了村民享有的宅基地大小,应根据北京市规定的用地面积指标进行确定,所有村庄的人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与北京市建设“绿色北京”的大规划相适应,“标准”中提到,村庄的产业以宜农产业为主,主要发展一产和三产,避免二产带来污染,村庄产业尽量在原有建设用地基础上再开发,避免新增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还绿于地”。村庄炊事及生活热水用能也需逐步升级为太阳能、沼气、改良的生物质燃料等清洁环保能源或液化气等。

   首次出台的“标准”特别提到了农村的公共服务问题,各个级别的村庄公共空间服务半径,都不宜超过500米;民俗村和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还将考虑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其配置标准。其中,特大型、大型和中型村庄中,人均配备的公共服务空间分别为0.3至2.2平方米的文体娱乐用地,1.5至5.0平方米的教育机构用地和0.1至0.3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用地。具体到公共服务设施,大型村可设置邮政所、警务站、小学、幼儿园或托儿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中型村庄可设置幼儿园或托儿所,应设置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每个村庄至少设一个垃圾收集点;原则上每300至500米设置一座公厕,主要建在村内主要道路、次要道路、胡同和住宅区等处,每座公厕建筑面积30至50平方米。

   每个村庄至少有一条主要道路同国、市、县、乡道相连,大型和特大型村庄应至少保证有两条对外联系道路。村民出村1公里内就能抵达公交车站,如果离村1公里内没有公交车,则要开通村庄至公交车站的接驳车路线;民俗村等还应集中设置停车场。村内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前路拐弯处需安装路灯。(记者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