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最快下月出台 文化产业走进“春天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15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谢晓萍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继“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之后,政府方面再次提及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也意味着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从“新引擎”到“支柱性”的定位变化。

  

  就在此前,“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草案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就可以称为支柱产业了。我们期待着在‘十二五’期间,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翼齐飞,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支柱产业。”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他估计,到“十二五”末期,这一比例将能占到中国GDP总值的5%左右,文化产业就能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对于一个产业是否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一个基本的量化考核指标,这就是看这个产业产值是不是占到同期GDP的5%~6%。目前,除了部分文化产业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已超过5%,我国其他大部分省市的文化产业只占当地同期GDP比重的约2.6%。

  

  正因如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迎来政策面更多的“关怀”。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3月8日接受“两会”媒体采访时透露,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在今年上半年四五月份前出台,规划设定的产值目标是“5年倍增”,年均增速14.9%。

  

  据欧阳坚介绍,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另一个是文化产业发展。“未来文化产业增速肯定超过GDP增速。”欧阳坚表示,“今后将完善产业政策,上一些示范性大的项目,搞好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十二五”政策的倾斜,使得文化产业正在变为“金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看好文化产业“钱”景。

  

  光大证券研究所范敏指出,在调结构的大环境下,消费必然成为衔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桥梁。而占消费比重较大、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带动产业链长的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具备了可能性。

  

  “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约为2.5%,如按2015年占GDP5%计算,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7%,超过过去5年大多数工业行业复合增速,较其本身增速也将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这一纲要性政策对现阶段文化产业的要求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范敏表示。

  

  显然,在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下一个5年有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摆在眼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究竟如何发展才能让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有待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以推进。”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赵建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赵建军透露,目前文化部正在抓紧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争取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

  

  精彩观点

  

  ◎陈少峰:

  

  除了新媒体、电影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大之外,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最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打破传统的制造思维,不再拘泥于想造出什么东西,而是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赵建军:

  

  对于支持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文化部门将加强对拟上市文化企业的筛选和储备,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迅速做强做大。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大型文化企业,将积极推荐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

  

  三人圆桌谈

  

  紧随政策“起舞”文化产业走进“春天里”

  

  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还未正式出台,但文化产业已然被认为是未全面挖掘的最后一座“金矿”。怎样才能寻找到产业发展中的机会,需要仔细研读相关的规划,从中把握大趋势,寻找新机遇。

  

  另一方面,虽然文化产业如动漫、网游、电影等出现快速增长趋势,然而在资本市场上,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仅占整个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的1%,市值仅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0.6%;在已有的大约20多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中,依然缺乏国内大型传媒企业。

  

  “十二五”期间的文化产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又将出台哪些政策来扶持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哪些领域能实现突破?针对上述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赵建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以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