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印刷网】风景这边独好
2008年下半年以来,从太平洋彼岸掀起的金融海啸,在坎坷不平的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肆虐,同样,传媒业尤其纸质媒体感到了阵阵寒意。巴菲特曾说:报业似乎进入了“漫长的衰落期”。三年前,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尔普迈尔就对报纸的“寿命”作出了预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国内纸媒市场也掀起微澜,《中华新闻报》终因资不抵债而停刊,成为首个倒闭的中央级报纸,一时“报纸消亡论”的悲观情绪蔓延,有专家甚至做出“再过20年,报纸将无可救药”的预测。随着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加上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人们对纸媒的现实和未来平添了几分悲观和忧虑。
2009年4月,美国百年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出版印刷版日报转向网络版,这是美国第一家基本放弃平媒的全国性大报。创办于1908年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仅有的四大全国性报纸之一,百年来一直坚持着严肃正统的新闻路线,尤其是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这样一份报纸选择放弃纸质媒体转投网络,人们心里或多或少还是会觉得有一丝震惊。
但是,在纸媒唱衰声中,我们却看到这样的现象:纸媒以昂贵的人力物力成本采集和编辑新闻,而网络则坐享其成,轻轻按动鼠标,就可信手拈来。一些电视节目有恃无恐,每天早晨把报纸最好的新闻作为丰盛的早餐享受,毫不费力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传播,有的报纸还得连声道谢,美其名曰“帮助提高了知名度”。手机报更是报纸的传声筒,掐头去尾,内容单薄,但却出乎意料地受宠。总之,纸媒把许多独家、原创、首发的新闻无偿地“贡献”给了新兴媒体。
尽管如此,纸媒以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生存着,拼搏着,发展着。虽然面对危机,面对困难,但我们仍有理由执著地相信,中国纸媒的日子会过得不错。尤其在我国,纸媒仍然是新闻事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人民群众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之一。尽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尽管金融危机给美国纸媒以沉重一击,尽管国内有些报纸广告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但大多数的传统纸媒却能从容应对,风景这边独好。据世界报业协会发布的资料显示,世界上10份销量最大的付费报纸中,亚洲占了8份;报业市场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和日本,过去曾经引领风骚的美国如今只能屈居第四。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报业的日子依然红火,报业的春天依旧美丽。
纸媒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党报党刊体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喉舌,党报必须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及时地报告给人们,让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同时也要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从而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作为报纸中的龙头——党报和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报可以反映和引导舆论,促进政府对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加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指引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党报旗舰——《人民日报》,承载着社会“风向标”的使命,肩扛着主流舆论的旗帜,担负着主流舆论首席代表的责任,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件中,在重要评论的影响力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经过60年发展,人民日报社已成为拥有《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宣传;《环球时报》——民间舆论重要载体;《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以及有着53年历史的《新闻战线》杂志等20多家报刊的“媒体方阵”。党报、都市报不同特质的报纸间资源共享,互动呼应,形成宣传合力,增强了国内国际传播能力。
新闻的原创性和公信力仍是纸媒的优势所在。报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水平较高的采编队伍,拥有在各方面积累的人脉资源,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深度剖析能力,以及对新闻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能力。当读者被网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信息弄得真假难辨、不知所云的时候,翻开报纸,经过加工整理,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就呈现面前。有选择的精粹信息,自然要比网络上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粗糙信息,更方便为受众所接受。这是纸媒不可或缺的竞争优势。同时,报纸不仅仅传递给读者信息,她还能传递出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我们在阅读报纸时,常能发现不同的纸媒对新闻现象的认识和解读不尽相同,这一方面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纸媒对原创性和公信力的追求。纸媒新闻的采编发布流程规范严密,经过层层把关才能与读者见面,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读者心目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极高,这是其他媒体无法撼动纸媒的重要一点。
市场拓展潜力依然可观。纸媒在农村、社区、中小城市等市场大有作为。近年来,报业在一些主要城市遭遇了“发展天花板”,但从报业发展的市场条件看,未来在中小城市仍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得益于中等城市经济加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有专家预计,我国城市化年均增长1%,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其间将有3亿农民变成城市人口,成为大众化报纸新的受众。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十几年,中等新兴发达城市将成为加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主战场,其报业也将随之同步快速增长。经验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文化消费进入加速增长时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从信息匮乏逐步进入信息过剩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形成新的信息消费市场,需要报业创造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但直到2009年,我国除台港澳外,只有1943种报纸,9549种杂志。而韩国4845万人口,仅杂志就有6350种;美国的报纸有9100余种,杂志近两万种。由此可见,我国纸媒细分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纸媒拥有忠实的读者群。报纸是最古老的大众传媒,影响力大而深远。长期以来,一些优秀的报刊和重要的文章成为曾经的年轻读者学习的教科书。报刊明确的版面规则和有序性,让读者阅读起来更直接、更亲切。阅读报刊的随意性和自由度也比较大,便于携带、便于收藏;阅读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可以反复研阅。对很多人来讲,每天早晚手捧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报刊,尽览天下事,多年形成的阅读习惯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纸媒随同信息提供给他们的一份独特体验和珍贵情感,这份对报刊的依赖感,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2007年,一项针对中国四川、重庆两地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报纸是否会被其他媒体取代的问题上, 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被取代,总体上仍认同报纸的生命力”。传统媒体仍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纸媒市场的竞争与淘汰机制使强者更强。每当经济形势转坏时,就会凸显“马太效应”。任何一次大的危机和市场变化都会提高行业的生存门槛,同时更是一次行业重新洗牌和集中化的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办不好的、缺少竞争力的、没有特色的报刊一定会走向衰落,会被淘汰出局;适应市场、适应形势、适应技术的强势报刊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纸媒通过市场的“洗礼”,实现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强势报刊进一步增加领先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弱势报刊不可避免地陷入市场萎缩的窘境。北京都市报市场的发展轨迹就印证了这点。2000年始,房地产业和汽车业广告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北京都市报市场的繁荣,到2005年,广告高速增长的势头停滞,新报纸还在出现,加上报纸的厚度增加和纸价上涨,大大提高了报纸成本,报社收入的增长逐年放缓。从2007年到2009年,受广告份额的下降和新兴媒体的挤压等影响,有些报纸的日子不好过了,由日报变为周报,有的退出市场,有的出现了亏损,目前北京报摊上经常能见到的都市报纸只剩下5家左右,下一步可能还会有报纸淡出市场,但能够笑到最后的一定是适应市场并赢得市场的“王者”。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纸媒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譬如报纸分布不合理,在城市过度集中,导致低层次竞争;报纸发展模式不合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不适合市场竞争的报纸刊物太多太滥,有的风烛残年,毫无生气;有的苟延残喘,坐以待毙;有的名存实亡,奄奄一息……上述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纸媒的竞争力和应变力,给纸媒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种种危机。
当然,国内纸媒的问题与美国报业所遭遇的危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来认识和应对纸媒面临的挑战。金融危机对纸媒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偶然的,但新兴媒体的崛起对纸媒来说则是长期的、必然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清醒,认真思考纸媒的前途,切实谋划纸媒的未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借助网络平台,让400多年的老报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媒体融合中展身手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与新媒体融合。纵观媒介发展历史,每一次新的传播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媒体发展的巨大变革。如今信息制作、传播的手段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让纸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纸媒要取得更大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能仅在一种报刊上做文章,固守一块阵地,应通过加速推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电信行业的融合,利用数字传播的新技术,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传播业态。传媒大亨默多克在《报业未来:超越死亡树》的演讲中提出,传统报业未来不会走向死亡,网络将使传统报业“重生”,数字时代将孕育出庞大市场的全新报业形式,并让报纸读者倍增。他还说,“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变革是惟一的确定因素”。传统纸媒唯有大胆改革创新,借助新技术、新介质、新渠道,从传统报刊独立作战向全媒体整合运营转变,通过整合资源,占领多种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才能在未来的多媒体融合大潮中大展身手。
提高内容品质,加速提升纸媒质量。目前纸媒还是“内容为王”,产品质量依旧是纸媒生存之根本,发展之路径。如今纸媒的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挤压,突围方向还在于纸媒自身办得好不好。纸媒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市场的同时,还应追求纸媒精品化,通过提供给读者更多的背景材料、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研判,展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不断满足读者对报刊内容的深度、广度、精度等方面的需求。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对人民日报社所属报刊提出了“打造百年老店”的要求。他说,人民日报社所属报刊要适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坚持内容为王,办出特色、办出影响,成为个性鲜明的“专卖店”。要把报纸的方位定位摆在重要位置,方位准,定位清,这是实现对象化、分众化的基本要求。张研农社长引用小平同志对思想理论工作讲过一句话——“要深入实际,深入专业。”他指出,深入是没有止境的。工作中要始终想着长远,着眼未来,胸怀大志,充满激情,用心用力,久久为功。不能浮躁,不能飘浮,不投机取巧,不目光短浅。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以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办好报刊。“人以信为本”,要真实做内容,真诚对读者。讲真、讲诚,才能赢得公信、赢得人心,才能办成“百年老店”。
提高盈利能力,加速转变增长方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纸媒应主动求变,改变收入结构单一,过分依赖广告支撑的局面,提高市场竞争水平。要依托长于内容产品生产的优势,以资本为纽带,向其他产业延伸,完善和丰富盈利模式,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多数纸媒采取重量不重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发行量在增加,但真正利润额却很少。纸媒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就要转变这种拼资金、拼人力的外延式增长方式,除了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降低自身营运成本上下功夫外,还应该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轨,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报纸间要加强合作,进行内容、客户、渠道或其他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扩大生存空间,同时也可以联合抵御竞争,降低竞争的成本。要大力推进报社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使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加速实现资本扩张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优势传媒集团进行跨区域扩张的政策支持下,优势传媒集团纷纷大力拓展区域性市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继2008年与铁岭日报社成功合作创办《辽沈晚报·铁岭版》后,2009年先后与《抚顺日报》、《本溪日报》、《辽阳日报》、《阜新日报》和《营口日报》等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省市两级报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而大众报业集团旗下半岛传媒有限公司与潍坊报业集团的资本联姻模式,不受地域、行业限制,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对其他纸媒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提高人才积聚能力,加速搭建培养高素质人才高地。如今纸媒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这种竞争,更多的是反映在人才上的竞争。纸媒从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报刊的质量,更进一步影响着纸媒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目前国内纸媒的人才结构非常不合理,大量的人才聚集在采编方面,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非常少,而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高级传媒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纸媒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从纸媒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人才战略,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要建立现代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目标责任制、绩效量化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系统培训、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开发机制提升员工素质。好的机制比人重要,有了好的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有品牌意识,注重依靠品牌吸引人才。品牌塑造与人才聚集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人的智慧直接影响着媒体产品的质量,影响着拓展市场的决策。人才优势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人才及其智慧的发挥会培育出品牌媒体,会形成强大的磁场,会不断把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
前不久,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东南亚,感到那里的网络扩张不如国内迅速,报业的同仁对纸媒的未来很有信心。据新加坡的朋友说,市场调查表明,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来源70%以上来自传统媒体,其中读者对纸媒还是喜爱依旧,充满信任。这也给我们这些挑灯伏案写稿的报人以安慰和信心。国内的纸媒调查表明,读者同样给了我们许多令人鼓舞的信息。当然,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适应时代潮流,应对传媒变局,把自己的事做好,给读者,我们的老朋友、老用户办一份出色而精彩的报刊,让他们与我们一路同行,不弃不离,共同开创纸媒的新篇章,共享纸媒的美好春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