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政府铺路 国内演出企业转型“出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28日   来源:北京商报 郑洁

  

随着国家对文化出口的重视并搭建各类平台,国内演出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走出去”机会。市场中的“先行者”,也适时求变,通过联合创作、合资公司、购买剧场等方式,活跃在演出产业链的上下游。也许“走出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所斩获。

  

  新纪元

  

  转型做“铺路人”

  

  “现在政府出面在给企业‘走出去’铺路,我们也有意为国内企业搭建一个走向海外的持续性平台。”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陈纪新说,虽然目前文化出口并没有形成大气候,但一旦此类平台合作达成,国内演出企业将大量持续地“走出去”。

  

  数年前,新纪元曾与百老汇倪德伦家族组建合资公司“东方百老汇”,准备在国内建成一条百老汇音乐剧院线。然而,因为计划和资金投入过于宏大,对音乐剧消费力太乐观的超前预期,这条院线最终无疾而终。陈纪新也意识到,仅靠不断代理、运作单一的演出项目,无法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各演艺集团加紧“通吃”产业链上下游的形势面前,整合演出市场的艺术生产(剧院团)、销售网点和渠道(剧场)以及营销机构(演出经纪代理机构)各环节,以形成整体支持和互动,成为陈纪新未来5年转型的方向,她将组建国际文化投资、管理、营销顾问公司,为同行提供决策顾问,同时联合国内外的创作团队、演出中介机构,共同投资和输出演出产品。

  

  陈纪新是国际演艺协会(ISPA)惟一的中国理事,她本人在主流文化市场打拼已有20多年,自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资源和能力。之所以要转型,陈纪新认为这是适应现实需求的调整。她曾多次参加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补贴的评定,了解了目前一些重要文化项目的运作情况,某些大项目在不懂专业、不了解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为追求短期业绩盲目立项投资,不但造成很大资金浪费,还扰乱了正常市场价格,给同行未来的国际合作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陈纪新正在加紧操作的有两件事,从今年起,她计划通过与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合作,在纽约及美国主要城市定期举办中美艺术交流演出和青少年国际联欢节,并持续组织关于艺术教育和管理的国际培训和考察,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市场知识及跨界整合能力的人才。借助美基金会与美商会及美国主流媒体的合作渠道,扩大中国文化艺术在美主流社会的影响力。“这个合作正在商谈中,目前还没成熟。”陈纪新表示。

  

  陈纪新也意识到台湾是国内文化“走出去”的“跳板”。“台湾市场经验积累领先内地十几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又没有语言沟通障碍,合作达成会更容易。”自今年起,她计划把台湾有创意的优秀剧目引进来,由两岸的艺术家合作演出,并逐步形成在两岸定期举办的演出季。同时,由两岸专家联手并整合双方的国际资源, 共同进行创编、制作,打造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剧(节)目,并进行国际的推广演出。目前进入她计划的是引进台湾作家白先勇的话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