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郭金龙:将北京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25日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本报讯? 过去五年中,我们把筹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全市的“两件大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北京的城乡收入都在8%以上的增长速度。整个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40%。过去的五年是北京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五年”。

   北京没有出现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而是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我认为,这是首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内在动力等决定的。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作为大型城市,每年投资和消费需求规模很大,所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着经济结构和城市管理的双重转型,北京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从奥运城市到世界城市,是首都科学发展的必然,也标志着首都科学发展向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我们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目标,即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们将从首都客观实际出发,努力将北京打造成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

   我们初步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比“十一五”规划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年均经济增长指标也为8%,比“十一五”降低1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体现了我们发展观念的转变,我想我们的坚持一个同步,将是我们“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特色。我们是坚决地贯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同步,两个都是8%。那么我想民生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同时我们要更加完善我们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老百姓关注的拥堵难题,我认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问题,那么在交通问题上,城市公共能力、服务能力,还是决定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所以北京下一步第一是建,地铁我们有大幅度的增加,我们到“十二五”末的时候,我们这个地铁网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网之一了。再就是地面公交,公交服务能力的提升,还有就是整个城市功能的分布更合理。对机动车的拥有和使用,我们在管理上要采取一些经济手段,我们在2010年4月1日开始试点在核心区域和个别交通的重点管理区,提高了一下停车费用,想通过这种提高,降低一下小汽车的使用强度。再一个是“限”,我们不得已限制机动车过快增长,当然首先是政府带头,行政机关的机动车零增长,这个从去年我们就实行了。

   宜居城市我认为重要的是生态环境。在1998年,北京每年只有100多天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到2008年北京实现了255天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此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持续提升。到去年底是达到了78%,也就是280多天是好天。北京的好天判断很简单,能在天安门看见西山的轮廓。“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我们把好天数要定到80%,增加一个星期。未来我们的蓝天会更多一点,公园、绿地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我们母亲河永定河不再干涸,将会出现一片湿地,我们的城市绿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世界城市的坐标系中,北京已经启程。北京,它要服务于中央,服务于北京市民,也要服务于全国。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要取得相当的成效,为创新型国家做贡献。城市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使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