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框架。昨天,2011年度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委常委梁伟、副市长丁向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负责人介绍,2009年3月,北京市认定了工、青、妇等10家人民团体为第一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两年来,各“枢纽型”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工作亮点。去年底,北京市又认定了市工商联、市贸促会等12家单位为第二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两批22家“枢纽型”组织对市级社会组织的工作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据悉,今年北京市将认定第三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使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达到30家左右,基本实现对市级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同时,将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形成市、区、街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网络。
梁伟在讲话中指出,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是新形势下开展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团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新时期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积极探索和有力推进。要把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全覆盖。(记者骆倩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