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昆明GDP跨越2000亿 机械制造等发展迅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18日   来源:昆明日报

  

  【慧聪印刷网】2005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080.13亿元,全市经济总量在“十五”收官之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0年,时间转到“十一五”收官之际,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达2120亿元, 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五年增长千亿。这些数字无不印证着昆明市“十一五”以来的发展,也折射出五年以来全市民生建设的发展,为昆明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也为昆明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GDP总值的攀升,GDP的前进速度还从增长比例中体现。2010年,以目前预计的2120亿元GDP数值计算,相比上一个五年,昆明“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7%,是“十五”末的近2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45.2: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90.7亿元增加到253.8亿元,年均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23.01亿元增加到2160亿元,年均增长30.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15.49亿元增加到1060亿元,年均增长20.6%。 记者严天秀报道

  看点1 第二产业 增速最快

  据市统计局消息,十一五期间,昆明市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是第二产业,增长绝对值最大是第三产业,至2009年,二、三产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2.9%和13.7%,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手”。

  从三大产业增长数据来看,2005年,全市全市一、二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7.31亿元、483.24亿元,分别增长5.0%、14.0%;2006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1.55亿元、561.90亿元和559.69亿元,增长4.5%、15.7%、10.2%;2007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3.95亿元、641.20亿元和658.54亿元,增长5.6%、14.9%、11.1%;2008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4.90亿元、740.26亿元、760.23亿元,增长6.2%、13.0%、12.0%;2009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4.09亿元、824.59亿元和869.97亿元,增长5.8%、10.4%、14.7%。(以上增幅均为同比上年口径计算)2010年三产业经济数据尚未出炉前,已不难看出,几年间,二、三产业一直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幅,助推全市GDP不断实现跨越。二、三产业总值亦从2006年560亿元左右的基数增至2009年的800多亿元,分别增长262.69亿元、310.28亿元,第三产业成为增长绝对值最大的一方。

  二、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的同时,全市三大产业的比重结构也日益优化。2005年至今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7.3:45.5:47.2”;“6.8:46.7:46.5”;“6.7:46.0:47.3”;“6.5:46.1:47.4”;“6.3:45.6:48.1”;“5.8:45.2:49”。五年来,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扩大,二者相加占比GDP90%以上,于2010年形成了“三、二、一”比重逐减的倒金字塔结构,体现出昆明“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以及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文化产业两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势头。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过程中,工业反哺农业的态势越见清晰,规模以上工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传出消息,预计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可见,工业仍将是昆明下一个五年发展的重要落脚点。记者严天秀报道

  看点2 齐头并进 方显幸福感


  

  随着GDP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也有学者、专家提出地方经济发展不应一味追求、崇拜GDP。地区GDP不仅反映当地经济水平,其高速增长也应该在人居幸福指数、环保、人均收入等民生方面有所体现。

  2010年,昆明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预计“十二五”有望突破8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也是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黄金发展期。如今的昆明,正处于这样的时期。

  以环境污染、低福利等换取GDP增长并不可取,这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已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只有同时重视人均GDP、绿色GDP、幸福指数等齐头并进,才有可能从快速增长的GDP中体现出幸福感、人均收入、人居环境等增长。

  2010年,昆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800元和5810元,年均实际增长10.6%和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0亿元,年均增长30.8%,累计超过6000亿元,是“九五”、“十五”10年总和的2倍多;此外,2009年全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财政支出更是同比增长64.1%。

  看点3 工业领跑 加速财富聚集

  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城市强、城市强则民生强。

  十一五期间,昆明工业经济实现了新突破,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达700亿元。实施大投资拉动、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推动成效明显,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13.3亿元,是“十五”的3.6倍。

  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客观上反映出近年来随着全市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投资内涵不断扩展,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产业投资已逐步进入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技术水平和投资强度得到较大提升。

  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实施效应初现,红云集团昆烟搬迁项目、云南白药集团呈贡生产基地和物流项目已基本建成,进入后期设备安装调试及工程收尾阶段。中铁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项目、云内动力20万台轿车用柴油机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项目正在推进中。寻甸先锋化工褐煤洁净化示范项目、云南磷化集团450万吨磷矿浮选及深加工项目、中铝云铜高精电工铜材加工项目已完成部分土建工程。近期中石油炼化、武钢集团昆钢股份高强度抗震钢、冶金集团力神重工等重大项目均有突破性进展。69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31个项目竣工,使得昆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32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240家。

  过去的五年间,园区建设成效明显。新设立了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对呈贡县七甸街道办事处、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进行托管;新建的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将着力打造以倘甸片区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北部县区迅速崛起。

  目前,高新区、经开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主要聚集点;官渡印刷包装城引资企业和项目逐年增多,部分企业和项目已建成运行;呈贡随着新城建设的推进,一批先进工业基地和著名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区位优势集聚效应彰显魅力;杨林、海口、安宁、东川、晋宁、寻甸等省级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大量工业企业,园区支柱产业轮廓逐渐明显。截至2010年底,全市园区规划面积达1061平方公里,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园区为龙头,13个省级园区为支撑的园区体系。


  

  对昆明而言,一批产业大项目的落地,一批园区实力的增强,不仅意味招商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地方经济增量,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昆明真正成为能够承载起大型产业项目和企业发展的投资热土。 记者杨世玥报道

  GDP再跨越需提升三产附加值

  昆明GDP从500亿到1000亿,用了8年时间;从1000亿到2000亿,用了5年时间;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正是新昆明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跨过1000亿、2000亿的台阶之后,昆明GDP的下一个台阶会是多少呢?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树华介绍,根据经济学中的“一二五”法则,昆明GDP接下来将要瞄准5000亿元。

  “第三个台阶需要跨越的幅度最大,难度也最大。”郭树华说,昆明目前“5.8:45.2:49”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与突破2000亿元的GDP总值较为匹配,之后要想跨上5000亿台阶的话,昆明三次产业结构比重需要继续优化。“优化方向将会是继续加大第三产业比重,尤其要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带来高附件值的同时,实现三次产业间的良性互动。”郭树华认为,原有的像“薄利多销”的发展方式将被淘汰,三次产业都将向现代化、高端方向发展,目的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才能实现GDP跨越。“这样的跨越需要一定过程,但不能等,要及时开始为跨越布局、创造条件。”郭树华介绍,一、二产业将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面发展,必然要求第三产业向高端升级,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式更好地服务于一、二产业,实现更高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