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昆明:文化产业倍增 大力发展印刷包装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10日   来源:昆明信息港(昆明)

  

  【慧聪印刷网】 

  在昆明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11年1月7日) 仇和

   同志们:

  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现代新昆明建设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审议《中共昆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研究部署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工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一、全面回顾总结“十一五”,更加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昆明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百年不遇严重旱灾,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代新昆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与谋划昆明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立志争先进位、着力富民强市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实践中,我们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大干2008、拼搏2009、攻坚2010,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工业突破捷报频传,第三产业提速增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80.1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20亿元,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45.2: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90.7亿元增加到253.8亿元,年均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23.01亿元增加到2160亿元,年均增长30.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15.49亿元增加到1060亿元,年均增长20.6%。

  二是始终坚持基础先行,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持续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活动,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城支次道路改造“541”工程稳步推进,“四环十七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新增城市道路1460.8万平方米、高等级公路230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地铁1、2、3、6号线开工建设,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沪昆及云桂高铁、昆明新机场、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掌鸠河引水工程全面完工,清水海引水工程加快推进。解决107.5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43”倍增计划进展顺利,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3%。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加快呈贡新区建设,主城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四创两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充分激发。抓住被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机遇,开展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央企入滇战略,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园区实体化改革成效显著。

  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运作资本能力显著增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占比达到44%。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差别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加大开放力度,对外经贸合作更加紧密,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从2005年的0.8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2亿美元,增长12.2倍;实际引进市外资金从143.4亿元增加到950.32亿元,增长6.63倍;进出口总额从34.49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增长2.9倍。成立泛亚产权交易中心,获准开展区域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举办昆交会、旅交会、滇池泛亚合作等国际性活动,区域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

  四是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生态建设富有成效。滇池治理完成投资161亿元,市域“一湖两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实行“河(段)长”负责制,36条出入滇池河道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四退三还一护”,完成环湖生态建设5.4万亩,环湖截污和环湖交通基础闭合。启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开展城乡园林绿化,主城和呈贡新区新增绿地5033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92%和41.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植树造林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主城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10.5万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4.9%,实现工业污水全收集处理。狠抓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完成目标任务。建成区空气质量连续5年保持100%优良率。

  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教兴市引领战略,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8.2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8%,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9.36万人和27.6万人。支持驻昆高校发展,昆明学院建设迈出新步伐,呈贡大学园区入驻师生近8万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医院,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5.4张,每千人拥有医师数达到2.6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全国第七届残运会和市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全民健身、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解决36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0元,年均实际增长10.5%和8.5%。

  六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标准持续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序开展。建设保障性住房65063套,发放租赁补贴13092户,解决7万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市进程不断加快。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日趋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昆明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永久性荣誉。


  

  七是始终坚持抓好党建,执政能力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理论武装,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和有关规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选人用人公信度明显提高。去年以来,共选拔任用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328人。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名副县级专业技术领导干部、公开选拔134名干部挂职担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副职;面向全市公开选拔35名副县级年轻挂职干部;以公推公选等方式选拔了一批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市级机关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成效明显。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深化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政协工作成效显著。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双拥、老干部、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回顾过去,我们共同经历奋斗的过程、感受创业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喜悦。成绩来之不易,成果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归功于驻昆中央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支持帮助,归功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广泛参与。在此,我代表中共昆明市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昆明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城市功能布局仍需优化,城镇化水平亟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努力;社会管理面临新压力,和谐社会建设面临新课题;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还需加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妥善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宏观大势,科学定位“十二五”发展目标

  当前,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昆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2010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预计“十二五”有望突破8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也是昆明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黄金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只要把握规律、趋利避害、应对得当,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二是改革创新进入攻坚期。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各种矛盾叠加、多种问题交织、诸多挑战齐至。

  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能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谁能率先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取得领先,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三是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国际国内联系更为紧密,扩大开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挑战、携手发展的共同选择。我国加快实施沿边开放、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桥头堡建设拉开序幕,昆明对外开放的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在全球范围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条件更加优越。四是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进入了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更加明显。昆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完全具备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五是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当前,我国进入了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公民转性的重要时期。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新的期盼;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扩大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以上判断,“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和国际化拓展,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为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争科学发展之先,就是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使老百姓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成为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标兵和示范。创和谐社会之优,就是要始终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做到富民与强市相统一、社会进步与民生改善相一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城乡区域和谐、社会文明和谐、市民幸福和谐、社会稳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富足、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成为全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样板和典范。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就是要始终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围绕“两强一堡”战略,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将现代新昆明建设成为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为标志,独具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为一体,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可以说,争科学发展之先体现的是一种不甘落后、奋力赶超、矢志跨越的政治责任;创和谐社会之优彰显的是一种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永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区域性国际城市承载的是一种放眼世界、融入全球、赢得未来的城市理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和谐,举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加快“五个国际化”:一要加快城市品质国际化。切实找准城市发展的国际定位,以国际视野来规划城市;主动融入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用国际标准来建设城市;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办法,按国际惯例来管理城市;大力提升城市品质,树国际形象来营销城市,全面构筑城市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倾力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品质春城。二要加快产业发展国际化。充分利用城市国际化为产业发展带来的聚集效应、为产业转型提供的广阔空间、为产业升级注入的强大动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昆明国际经济竞争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会展中心、科教研发中心,以及重要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三要加快市场体系国际化。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存、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互通、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并举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提升国际要素集聚力,打造立足云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泛亚的区域性国际大市场。四要加快文化交流国际化。充分挖掘昆明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加快在地文化向在场文化和在线文化提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多元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交相辉映,不断提升国际文化影响力,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国际文化名城。五要加快社会管理国际化。顺应城市国际化发展大势,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规则执行、按国际标准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昆明国际事务参与力。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国际化,倡导与城市国际化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塑造昆明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好客的良好形象。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实际、前瞻未来、稳步推进。近期抓规划、夯实基础: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同步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中期壮实力、基本达标: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同步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远期提品质、全面建成:再用10年左右时间,使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特征更加明显、影响更加广泛,全面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对于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十分有利。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0.5%以上。

  三、坚定不移深化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领域求突破,在薄弱环节下功夫,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一)突出重点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不仅决定现实竞争力,而且决定未来发展潜力。

  要大力调整需求结构。实行扩大内需与开拓外需相结合,继续实施大投资方略、强化大项目支撑,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持续扩大消费需求,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和服务业提速计划,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大力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提升经济发展层级,由运作资源、产业向运作资本、知识产权和人才跃升。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放宽准入领域,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经济增长向借助民资外资、依靠民力外力转变。同时,加大收入分配结构、供给结构、城乡和区域结构等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设重点基地集聚,全力加速新型工业化。坚持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重要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管理手段,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昆明制造向昆明创造提升。加快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加强冶金、建材等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高端磷化工、煤盐钛化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项目实施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石油炼化、天然气利用及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光电子、信息、物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做大重点产业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以商业网点规划为龙头,以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为支撑,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东盟商贸港、呈贡新区商业步行街、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主城区退批进零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规划建设金融业集聚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人才进驻昆明。以推进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推动昆明与周边国家金融体系互通融合、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会展中心。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试点,规划建设旅游产业聚集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昆明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快滇池泛亚合作永久会址建设,重点打造滇池泛亚合作系列会展品牌。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教研发中心。引进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到昆设立分支机构和地区总部,进行科技研发,开展交流合作。加快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知识产权转化和教育智库培训基地等平台建设,汇聚更多的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

  (四)促进重点环节提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以上。加快布局优化进程。实施农业产业“东移北扩”战略,构建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区、东西部高效农业区、北部特色农业区。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巩固烤烟支柱,提升畜牧、蔬菜、花卉、林果等传统产业,培植生物资源开发、蚕桑等新兴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园区、嵩明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产业园区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涉农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农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研推广新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实施重点工程突破,推动园区倍增跨越。落实“三年倍增、六年跨越”行动计划,完善园区体系,增强承载能力,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实施百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亿元,构建更为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体系,把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城市新片区。实施千亿元园区产业培育工程。持续扩大投资规模,到2015年,全市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500亿元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把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建设主力区。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园区+基地”模式,创建2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1个产值过600亿元、2个过400亿元、3个过2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到201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户,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85%以上。实施园区提档升格工程。支持空港经济区和杨林、安宁和海口联合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等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把高新区、经开区、滇池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一流园区。

  四、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在更高起点上提升全域城镇化,努力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一)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要求,完善综合规划体系,更加凸显昆明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都市时尚之美,把昆明建设成为高原湖滨生态城市和休闲宜居之都。实行多轴向拓展、网络化开发,科学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由“单核心圈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向组团式”转变,形成多极带动的网络城市框架,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新格局。以完善功能、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为重点,把“一城四区”打造成为大都市多功能集中区;以优化布局、强化基础、拓展框架为突破,把“一湖四片”建设成为大都市核心区;以分担城市功能、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为目的,把安宁、富民、嵩明、宜良四个辅城发展成为大都市拓展区;以资源禀赋和地域优势为依托,把石林、寻甸、东川、禄劝培育成为地区性发展中心和特色功能承载区。当前,要迅速启动现代新昆明安宁新区、富民新区、嵩明新区、宜良新区、晋宁新区、海口新区规划建设,组建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合署办公。加快完善五级城镇体系,接轨省域、携手周边地区,共同建设滇中都市经济区;接轨西部、积极参与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大西南经济圈;接轨国际、充分发挥“五个面向”优势,共同推动形成泛亚经济圈。

  (二)注重品质提升,打造精品魅力城市。

  延续和发扬昆明山水交融的建城理念,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传承文化基因,延续文化脉络,做好城市空间、城市形态、城市天际线和城市色彩设计,使自然风貌、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实施“主城品质提升行动”,注重细节、质量和品位,对城市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地段、重点片区、重点部位,要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品建设,努力使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不同街区风貌各异,城市整体形象特色鲜明。优化主城功能布局,适度控制住宅开发,降低建筑和人口密度,加快以东风广场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建设,推进主城北部山水新城、老螺蛳湾片区、草海片区、王家桥片区旧城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旅游购物、城市观光等功能。呈贡新区要以市级机关整体搬迁为契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各片区功能布局和形象构建,真正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示范区。年内,确保完成新区中央公园和14条道路下穿工程建设。把城中村改造、“退二进三”、“退批进零”、“四退三还一护”、轨道交通建设等结合起来,系统推进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的有机更新。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科学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突破城乡割裂、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等七个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互动、融合发展。实施“县城规模扩张行动”,巩固提升“543”倍增成果,做大县城建成区规模、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形成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实施“新城镇建设行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镇、示范镇、特色镇,建设新村镇、发展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并进。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推动一板块率先跨越、二板块竞相发展、三板块迅速崛起。加快打造以倘甸片区为核心的区域增长极,把倘甸片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新型产业的集中区、宜居城市的新兴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北部崛起的引领区。

  (四)完善功能配套,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市域交通、环保、能源、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交通和信息枢纽。抓好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新机场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机场高速和地铁6号线年底通车,确保新机场按期顺利通航。围绕构建“八出省、四出境”铁路大通道,配合完成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及东南环线建设,促进昆玉、云桂、沪昆和渝昆客专、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实施。积极推进滇中城际轨道交通、环滇中高速外环线、西北绕城、东南绕城、昆武等项目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快干线路网建设,实现县(市)区、主要旅游景区之间高等级公路便捷联通。到2015年,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十三射五环五纵六横”路网体系。规划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加快地铁建设,确保“十二五”前半期1、2、3号线建成营运,4、5号线开工。公交分担率达到50%以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县乡村道路等级,实现“村村通油路”。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灌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续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型水库。完善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网络,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三网融合”、网络升级、无线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工程,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打造“数字昆明”、“智慧昆明”。今年,要完成市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80亿元以上。


  

  (五)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整合城管、公安、安监、消防、卫生、气象、环保等部门资源,做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建立集监控、调度、指挥为一体的管理服务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网格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执法关口前移,县城与主城同标准、同要求,并逐步向乡镇、村社拓展,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把“四创两争”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进步的重要载体,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行基层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四创两争”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和责任体系,确保“四创两争”目标顺利实现。

  五、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鼓励、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发展。

  (一)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用足用活用好“综合改革试点市”政策,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全面放开发展非公经济。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投融资平台自我发展能力。完善财政体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和职责,确保权责一致。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增强县(市)区统筹发展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市引领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持自主研发、促进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学科优势明显、以应用基础研究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体系。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攻关研究开发任务,着力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和海外资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抓好制度创新。突破制度瓶颈,完善制度体系,向制度创新要时间、要空间、要动力,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要把握制度创新重点。对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先行先试、谋求突破。要增强制度创新实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标准,来决定制度创新的取舍,来衡量制度创新的得失,来评价制度创新的成败,使制度创新更能体现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坚决排除制度执行中的障碍和阻力,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

  (四)切实强化管理创新。

  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着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强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完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优化工作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充分发挥企业在管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施企业管理创新示范工程,构建企业管理创新学习交流服务平台。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创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组织领导力、团队战斗力、战略执行力、管理创新力和公益诚信力。

  (五)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西部人才高地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人才特区。要突出创新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核心,培养一批技术创新实力强、成果转化效率高的创新创业团队。要加快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引进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引进掌握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杰出人才,引进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等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科学培养人才、广泛聚集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六、坚定不移推动全面开放,充分激发城乡发展活力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一)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构建全面开放格局。抓住国家加快沿边开放和向西向南开放战略机遇,打通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陆域通道,推动昆河、昆曼、昆仰、昆加四条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孟中印缅次区域、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依托中越河口-老街、中缅瑞丽-木姐、中老磨憨-磨丁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拓展与南亚、东南亚、西亚及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探索与越北、老北、缅北、泰北“四北地区”,新加坡-加尔各答-昆明“黄金三角”区域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推动滇中地区、川滇黔十市地州加强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推动建设昆明至重庆、昆明至成都、昆明至南宁、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拉萨五条经济带。办好滇池泛亚合作、昆交会、旅交会、GMS经济走廊活动周等系列国际性经贸活动。

  (二)加快桥头堡城市建设,全力开拓泛亚市场。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构建立足云南、辐射西部、联通泛亚的通道枢纽、合作平台。配合国家和省,促进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建设,形成以航空为先导,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以管道、航运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通关合作,共同推进跨区域、跨关区的“大通关”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按照昆明国际空港、昆明国际陆港和出口加工区“两港一区”构架,向国家申报设立昆明综合保税区。以经开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龙头,扶持果蔬、花卉、光机电、生物制药、磷化工等出口商品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加快泛亚产权交易、有色金属(矿业)交易、黑色金属交易、生物医药交易和国际花卉拍卖交易等区域性要素交易中心建设,打造泛亚市场品牌。

  (三)调整对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积极申报国家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到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50亿美元以上,外贸依存度提高到45%以上。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加工贸易体系向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推动出口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短缺资源的进口,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加快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综合发展离岸与在岸业务,使昆明成为区域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加快物流运输、技术转让、金融保险、跨境旅游、研发设计、集散分销等服务的进出口,促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制定完善财税、金融、贸易等相关政策,建立外贸绩效评价指标、贸易促进和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外经合作空间。深化对外经济合作,建立健全境外投资促进机制,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投资办厂、控股参股和资源开发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境外科技、智力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替代种植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橡胶、生物柴油、矿产、林产品及农产品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揽境外工程项目,推动设计、咨询、勘测、监理等企业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拓宽劳务合作领域和市场,提高劳务合作整体效益。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石油、天然气、水电、矿产资源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提升跨国生产经营能力。吸引更多国家在昆设立总领馆和商务机构,缔结更多友城关系,推进多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富集各类发展要素。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机制,推动招商引资由部门招商、政府招商向市场主体招商、社会招商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今年,要确保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围绕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农业,变单一项目招商为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港澳台、日韩、东盟、欧美等地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化、高频率招商。“十二五”期间,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家以上。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突破土地、基础设施等瓶颈制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建立招商实绩与财政补贴挂钩制度,做到责任更明确、考核更科学、奖惩更合理。

  七、坚定不移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推动文化科学发展

  更加重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中国西部乃至泛亚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宝库、国际文化枢纽、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共享家园。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规范行为,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

  (二)打造泛亚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在保护文物古迹等有形历史遗存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文化等无形人文要素,擦亮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