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按照中央部署,广播影视系统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广播影视生产力,广播影视整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广播影视在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十二五”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依托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三大重点工程,加快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解决了71.66万个广播电视“盲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无线人口覆盖率均提高到85%以上。
西新工程已完成前三期建设任务,“十一五”期间开始进行第四期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新疆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发展薄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制作、播出和译制能力。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发展道路。“十一五”时期,共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40条,数字电影放映队4.1万多支,拥有数字放映设备4.2万多套。2010年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超过800万场,覆盖了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确定的“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深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 提高产业整体实力
“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不断深化产业改革。以塑造市场主体为目标,大力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目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等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5家国有制片单位、204家省市电影公司和293家电影院已经完成转企,正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内容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十一五”时期,国产故事片产量从2005年的26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增长了一倍以上。全国电影票房从2005年的20.46亿元增至2010年的约100亿元,增长率达到389%。电视剧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10年截至12月产量已接近1.3万集。影视动画实现跨越式发展,电视动画产量从2006年的8万分钟,达到2010年截至11月的12.6万分钟。
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以院线制为核心的现代电影产业市场体系,成功激活了整个电影市场。目前,全国共有城市电影院线37条,所辖现代化影院2000家,银幕6256块。越来越多的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为电影产业的振兴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播影视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2010年共有47部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总收入达到35.17亿元。在37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举办100次中国电影展,共展映影片578部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