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印刷制造业“十二五”目标 从印刷大国向强国转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9日   来源:慧聪印刷网   作者:娄帅

  

2010年12月3日,第13届北京国际印刷信息交流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大会期间,印刷专家和各企业经理人分别就当今及未来印刷行业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就未来“十二五”中国印刷制造业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阐述。

  2010年12月3日,第13届北京国际印刷信息交流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大会期间,印刷专家和各企业经理人分别就当今及未来印刷行业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就未来“十二五”中国印刷制造业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阐述。

  十一五:印刷制造业完成了产业升级

  回顾“十一五”期间中国印刷行业取得的发展,到2009年为止,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共有6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了10万人,年产值达150亿元人民币,相对初期累计增长15.4%,印刷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家印刷机制造企业——北京人民机械厂成立至今,中国印刷制造行业已经发展了近60个年头,在60个年头里印刷制造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化,逐渐拜托了中国印刷企业依赖进口的局面,陕西北人、大族冠华、上海电气、杭州科雷等一批民族企业的崛起,填补了我国制造业的空白。尤其是到了“十一五”五年计划我国的制造业更是有了迅猛的发展。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市场萎靡,众企业纷纷倒闭,但中国的印机市场却出现了逆势上扬的局面。一方面是国家调控政策对市场控制的结果,更重要的还是中国印机市场的内在的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是一场危机,但危机中存在了机遇,这个机遇就在中国的市场。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率先回暖,这是一个信号,瞬间感染了整个国际市场,全球众企业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中国市场未来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战场。虽然2010年的印刷制造行业的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笔者对制造企业进行采访的时候,大多数的企业都表示2010年的印刷市场非常不错,内需很大。

  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已经提前完成,我国“十一五”经济规划取得圆满的成功。对于印刷行业来说,“十一五”五年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一、产能结构进一步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机市场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由初期的以小胶印机为主,逐步向高速、多色、大幅面、数字化和自动化发展,产品实现了高、中、低档产品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需求。新产品产值率超过了50%。尤其是在多色胶印机上面,由小胶印机为主向这多色胶印机发展。在2005年初期,我国印刷机市场还是以小胶印机为主,当时的大族冠华、威海印机、北人集团等刚刚把研发精力从小胶印机向多色印刷机转变,中国市场的多色胶印机不到200台,而到了2009年我国多色胶印机增加到了1280台,增幅大1000台,相信在2010年会在这个数目上有所增加。

  除了印刷机方面。在印前系统,我国制造业已经在逐步开发中国品牌的CTP等印前设备,如杭州科雷,据统计杭州科雷到11月份CTP的销量已经达到了370台,其中中国市场有260台,国外市场有110台。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

  “十一五”期间,部分印刷技术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的突破,如CTP直接制版机、喷墨数码印刷机、卫星式柔印机等高新设备的研发。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批以科雷为代表的企业能够自主研发生产CTP设备,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热敏、紫激光和UVCTP等主流的技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研制喷墨印刷机,顺利推向了市场。在耗材方面,随着乐凯等企业的成长,我国已经结束了国外对我国版材的垄断,使得版材价格大幅度的降低。

  三、装备质量大幅提高

  中国制造一直被国际市场所诟病的“低价低质”已经在十一五期间有了良好的改善。尤其随着印刷机制造企业加工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升级,印刷机械主要零部件加工质量大幅提高。计算机管理使得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大幅的缩减,产品标准逐渐的与国际进行接轨,达到了或部分达到了国际标准。多数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了安全标准体系的认证,使得中国装备产品安全性能达到了国际的标准。

  十二五:印刷制造业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型

  在“十一五”良好发展态势下,我国印刷制造业制订了从印刷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印刷装备制造业将深入研究国内外印刷市场、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数字印刷及数字化技术装备、高档印刷机、高端印后设备和绿色环保器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生产能力,扭转中国设备靠出口的局面,到2015年实现印刷设备出口额达到进口额的80%以上。

  一、通过政策引导印刷设备产业转变及升级

  利用财政、税收、法规等政策手段,鼓励引导国内印刷制造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向着高、精、尖的设备技术方向发展,提高我国高档印刷设备的比例。一是对国内上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印刷设备企业进行免进口关税政策。使得这类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使得企业可以向大型企业发展。二是鼓励支持国内印刷机企业生产进口代替产品及零件。三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及其他鼓励出口政策,引导企业出口扩大,走国际化道路。四是制定法规,限制生产和使用高能耗、低产出,工艺和技术落后的设备和产品。

  而对于企业本身,在“十二五”期间,企业要抓住政策上对行业推动的机遇,快速的提高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及技术,缩短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差距,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及技术。

  二、大力推进印刷机械的标准化工作

  未来的五年,中国的企业将更多的接触到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工作。中国的设备要想进入国际的市场,就必须要满足国际市场的市场标准,达到国际市场对机械本身,节能环保的要求。

  标准化的建立不仅是政府和协会的事,标准化的建立更多的需要企业的参与,改变中国制造经验化的模式,实现数据化流程化的生产,完善我国标准化的数据库。

  三、构建环保系统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结束,人们把更多的眼光发在了低碳环保的上面。中国建国初期,由于需要快速的发展经济,往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值,造成了我国现在的环保任务严峻,尤其在未来。中国承诺到2020年,减少40%~50%的碳排放量,所以这就更加的要求中国的企业在使用可重复循环的能源下功夫,更多的使用环保结晶的能源,提高产品的环保力度。

  

  四、人才战略

  人才缺乏是印刷工业面临的一重大难题,特别是熟悉数字印刷及设备的专业化技术人才尤为缺乏。在2010年初的用工荒,使得一大部分企业吃到了找不到工人的苦果。在人才方面,需要企业和院校进行合作,不仅要提高人才知识基础,更要提供人才的实际操作的能力。

  未来的五年,将会是中国印刷机市场又一个腾飞的五年,五年内要把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让越来越多的印刷制造企业走出去,进入到各个市场之内,实现中国印刷制造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