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解读中原经济区:文化之光耀中原(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6日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兼容并蓄、生生不息、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

  历史长河,锻造中原文化璀璨瑰丽

  11月15日早上,郑州气温骤降至1摄氏度。第一次踏上河南土地的香港华懋基金会主席龚仁心不顾寒意,专程来到黄河岸边,瞻仰浩浩荡荡的母亲河。他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回到河南就像回到家。”

  回家,一个最普通、最朴实的词语,却不知牵挂了多少炎黄儿女的心。

  让我们翻开历史,看看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了多少经典与辉煌,创造了多少华夏文明发展史上的顶峰。

  上溯到8000年前,一曲悠扬的笛声划破宁静的天空,舞阳贾湖的先人拿着由鹤骨制成的骨笛,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大门,迎来了中华文化的第一缕曙光;

  上溯到6400多年前,数千枚蚌壳在濮阳被雕琢成一条龙的雏形,被后来的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上溯到4700年前,我们跟着轩辕黄帝回到他的出生地有熊(今河南新郑),看着他以第一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上溯到3100多年前,殷商都城,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符号,最终成就了如今走向世界的伟大文字“汉文字”;

  上溯到2600年前,我们可以坐在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书房中,听他讲述《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上溯到1000多年前,我们走进北宋王朝都城开封,看看当时全世界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繁华大都市,体会《清明上河图》盛景;

  …………

  根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业文化,走进历史长河,谁不被这片土地感动,谁不为这片土地自豪?悠远历史锤炼锻造的中原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是中华文化的正根、正道、正宗、正统。

  2

  时代发展,赋予中原文化四射活力

  “河南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弘扬、发掘,就对不起老祖宗,对不起这片土地。”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如是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河洛之旅”中也慨叹:“中原,是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

  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海内外具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除了它的历史内涵外,更重要的,是它紧跟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迸发出活力四射的新内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文化符号,古老的禅宗文化被一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搬上舞台。随着音乐的流动,不仅向海内外传播着中原文化,也为河南赢得了“真金白银”。进入21世纪,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中原儿女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踏踏实实、侠肝义胆、知难而上的群体美德。“三平”精神,“四种河南人”就是具体体现之一。进入21世纪,文化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巨大的“教育、组织、鼓舞、推动”作用,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对中原文化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一系列寻根活动享誉海内外,为河南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入21世纪,中原文化把维系炎黄子孙的纽带和桥梁这一重任扛在了肩上。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产业发展更要遵循规划。不断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全面繁荣文化事业,才能让中原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的生活,使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

  3

  文化之光,点亮中原经济区辽阔天空

  未来五年,是河南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亿万人民长久期盼。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号角已经吹唱。中原文化,必然成为无可比拟又不可复制的优势所在。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硬实力”是基础,文化“软实力”是平台。没有“硬实力”的物质保障,“软实力”就没有根基;没有“软实力”这个平台,“硬实力”也会受到限制。为此,文化支撑体系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十大支撑体系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河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卢展工书记说,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河南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

  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河南文化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态势,以“宋文化”为核心的开封等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也进入实质性进展。

  未来,河南如何扭住“根文化”这根主干,夯实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支撑体系?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表示,必须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重点培育以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为主体的中原大古都群,以少林和太极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以及以新郑黄帝故里和淮阳羲皇故都为代表的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等。

  可以预见,一个文化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具有强大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原经济区,必将在中国中部高高崛起!

 

 

 

  新闻故事

  根文化的吸引力

  中原地区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家”成为中原儿女心底永远挥之不去的声音。

  东莞凌峰集团董事长周悬峰是河南新野人,1997年,他揣着200元钱去广东打拼。时过境迁,周悬峰现已拥有9家公司。手握2个多亿的投资项目,北京、安徽、江西等地纷纷前来盛情邀请他。“我是河南人,我的老家在新野,我要回馈家乡”,单这一个简单的理由,就让周悬峰将这个LED生产项目安家新野。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叶落归根、老家河南、中原热土、河洛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和这块土地有着血脉联系的黄河儿女……

  省委副秘书长安伟认为,中原文化的优势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方面,尤其是近来越来越被大家认识的根文化,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突出根文化、思想文化、姓氏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进一步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展现最好的精气神

  郭辉强来郑州做生意已经两年多了。离开家乡,带着老婆孩子出来打拼,是他做出的“这辈子最大最重要的决定”。来郑州,还是到省外去,他也反复寻思过、考察过,但还是觉得郑州有一种独特的气场——比较“围人”。“最主要的是觉得心情舒畅,能在新环境里抓住新机会,交到新朋友,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郭辉强说。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怎样的精气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围人”,就是郭辉强对这种社会心态或氛围最为生活化的理解。

  省社科院研究员袁凯声认为,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应秉承一种“充满阳光”的发展理念,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社会的发展中感受到人文关怀。

  省委讲师团形势政策教学部主任胜栋认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就是要调动起亿万河南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出圆融开放、吐故纳新、相互体谅的舆论氛围。

  化河南精神为河南力量

  近日在互联网上,“旭日阳刚”在破旧的出租屋翻唱《春天里》的视频,感动了数以千万的网友。两个农民工的歌声,让人们在这个冬天,沉浸在“春天”般的温暖里。“旭日阳刚”组合中,今年44岁的王旭10年前从河南商丘到北京打工,曾经烧过锅炉,目前在一家制药厂仓库当复核员。

  11月15日晚,北京卫视播出对“旭日阳刚”的访谈节目。面对众口一词的赞美和应接不暇的采访邀请,王旭淡淡地说:“过几天,我还得去单位上班,当然周末还会在老地方唱歌。”

  面对出乎意料的走红,仍然选择回月薪千元的单位上班,那是本职,是责任——这种弥足珍贵的特质,在和王旭一样的河南人身上散发着光芒,那就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比如,裴春亮、乔文娟、魏青刚、李学生……这些名字,生动诠释着何为“三平”精神,总能触动人们心灵中最为柔软的地方。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正跃说,建设中原经济区,尤其需要弘扬“三平”精神,推动更多的河南人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在平静中饱含激情,在平常中奉献精彩,化河南精神为河南力量。

  河南名片

  少林传奇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当熟悉的旋律在上海世博园综艺广场上响起,无数中外游客会聚到舞台四周,大家拿出手机、相机、摄像机,要把精彩的少林功夫表演留住。

  5月1日至10月31日,流传千年的少林功夫首次登上158年历史的世博舞台,整整公演了184天。

  在北京奥运开闭幕式上,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众多国家,少林功夫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中国功夫旋风”。一时间,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到少林寺学功夫,也成为许多电影的经典桥段。

  2006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访豫,专程前往少林寺观看了少林功夫表演。少林功夫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网友“老A”说,在国外,知道河南的不多,知道少林功夫的人却很多。河南文化资源丰富,需要更多像少林功夫这样的响亮名片,去搭建河南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专家声音

  让文化产业成为

  发展的强大推力

  文化产业要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需符合三个标准:第一,产业增加值要达到GDP的5%以上,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直接构成部分。第二,要对相关产业有带动作用。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版权贸易、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内容、表演、艺术品市场等,由此可见其带动作用是巨大的。第三是辐射作用。不仅是对产业层面上的辐射,最重要的是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

  如何才能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应从认识、布局、项目、措施这四点入手,好好梳理。同时,要抓住四个核心点,即差异化的、不可替代的内容,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真金白银的资本,全方位的服务。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熊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