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中国设计的青春与烦恼:一味模仿意味着创意衰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4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使用西方语汇就被视作抄袭,使用东方传统语汇则被视作卖弄中国概念,原创力不足的中国设计常常处于这样的窘境。中国的创意设计师必须深入探索中国文化,才能有自己的文化身份。

  

  这是一个“创意”盛行的时代。自上世纪末英国提出“创意产业”以来,“创意”已不再只是一个概念或形式,而是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促进产业模式转型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智囊与发动机。当“创意”叩响中国的大门,创意产业园在神州大地迅速崛起,作为创意构想的重要执行者——现代设计,也从幕后走向前台。一时间,创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设计所肩负的责任也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如此复杂过,茁壮成长的她们还有着稚嫩的脸庞,有着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烦恼……

  

  如何推动中国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意设计应该为谁服务?她能否引领时尚?又如何塑造品牌?中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在以何种方式推进……近期,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设计艺术院联合世界顶级设计院校和机构组织共同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创意设计推广周”在北京举办,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中国的不同声音在北京交汇,有关创意设计的思考由此展开……

  

  “创意产业园”会不会成为“忽悠园”

  

  “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高端的,是科技与艺术文化教育的平台,不是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随意去发展的。设计制造业工业设计人才紧缺,手工文化产业也亟待靠创意设计升级。”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认为,近10年间中国设计产业形成了由设计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手工文化产业三方组成的格局。

  

  当与世界设计产业的发展不同步且自身尚未成熟的中国设计产业,遇到突然崛起的创意产业,存在不对接之处似乎是必然的。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相关人士还没有跳出“点子”时代,没有认识到“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动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的根本所在,在市场乱象的纷扰下,所谓的“创意”便容易流于新奇的概念,“创意设计”也很容易流于标新立异的空泛,纷纷立项的“创意产业园”更有可能真的成为“忽悠园”。

  

  毋庸置疑,“创意”的力量是神奇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路易莎·波希多认为:“创意最初可能不是市场需求的,因为有时市场还不了解,这时就需要通过市场研究推出创意产品或创意概念。创意可以带来一些新的梦想,满足一些新的需求。”

  

  创意设计的开拓是全方位的。信息时代,任何一种畅销的产品都会导致大量企业迅速蜂拥而至,当产品之间的可识别差异越来越模糊,产品的创新、推广、品牌形象便日趋重要,这些都要靠创意设计来实现,因此创意设计是产品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并非仅仅带来附加值。“真正的创意设计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创意和设计,同时还包括市场、顾客研究、设计效果追踪、人体工程学研究等在内的设计配套服务,需要工程技术、市场研究、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相关人员的团体协作,以及全球活动能力,为企业设计出既可以在本国销售,也能够在世界各地销售的为人们所需要和喜爱的产品以及包装、广告设计等。”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克莱夫·鲁克斯这样定义。

  

  团队建设是创意设计开拓能力的重要保障。克莱夫·鲁克斯介绍,苹果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没有CEO,不知道如何使用设计,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乔布斯在90年代末期重新回到公司领导创意设计,将力量整合在一起,使得产品重新焕发活力。他断言:“今后的10年,我们会看到苹果公司董事局出现一些新的成员——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随后还会有首席创意官,他们将是这个领域的核心,其他企业中也会有更多这样的首席创意官出现。”团队建设也是中国设计产业的弱项所在。潘鲁生认为:“创意设计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一方面需要基础性设计的应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型设计的策略人才,还需要精英型的设计管理人才,目前最欠缺的就是设计管理人员。”

  

  创意设计的开拓更意味着决胜未来。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总裁拉尔夫·韦格曼认为,未来的创意设计将指向环保材料的创新、老龄化社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问题。克莱夫·鲁克斯则认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整个设计界的核心。“今后的50年里,产品将是由信息驱动的,每类产品都会有某种智能在内,而这种智能是通过电子产品的创意设计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