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文化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添优势(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2日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徐冠林是新加坡总统奖学金及哥伦坡计划奖学金得主,先后获得加拿大亚伯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颁发电机工程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并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2003年1月开始担任南洋理工大学校长。

  初次踏上中原大地,徐冠林校长便对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利用出席南洋理工大学河南校友会成立等一系列活动的间隙,他专门抽时间参观了河南博物院,近距离了解河南文化。

  在谈到河南构建中原经济区的优势时,他首先便提到了河南的文化优势:“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多个中华姓氏的起源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对海外华人圈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与亲和力。”在构建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河南可以进一步挖掘这方面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引资引智渠道。当前,中国的加工制造业正从沿海向内陆转移,在这一重要机遇期中,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会为河南发展增添独特的魅力与机遇。

  “中原地区与中国的两大经济发达区域京津地区、长江地区距离较近,与海洋的距离也较近,而且公、铁路网发达,交通便捷,区位与交通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第二大优势。”徐冠林说。在当前欧美市场消费能力下降,中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原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对外出口优势,等待市场回暖,又可面向中国国内市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河南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也令徐冠林印象深刻。“河南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发展经济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这也使河南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时拥有了更广阔的选才空间。” 他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河南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程度,这些为中原经济区的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南洋理工大学十分愿意与河南分享这些方面的经验,开展深度合作。”

  “当前,中国已经有了发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经济带的成功经验。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可以充分吸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进一步促进使河南的发展。”徐冠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