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文化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 以结构调整迎新增长周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文化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未来十年的市场空间来看,这个发展目标是可行的,但是真正实现却还要下一番功夫。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9年达到840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为2.5%左右,如果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则至少要达到占同期GDP的5%-6%。2009年我国GDP约为33万亿,按照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将达到约为53万亿,如果文化产业占5%则为26608亿。从2009年的8400亿到2015年的26608亿,年增率为21%。这个发展指标是有足够的市场空间的。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突出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开始了转型,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出口和内需的比例、以及三次产业的比重这些显示经济健康程度的数字,开始了向好的转化。侧重民生的政策取向,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打造,消费环境的改善,都将起到启动文化消费的作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升级,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大规模升级,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大规模商用,在3D带动下传媒汇流的大趋势和数字内容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在全国性高铁建设推动下的新一轮城市化运动等,在整体上助推文化产业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可以将以上所说的消费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城市化、以及出口结构升级看做是今后一段时间文化产业可以搭乘的“五驾马车”,相信每辆车都可以有一定的统计数字支撑。相比较而言,消费必会增长,但是相对温和。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经济结构中较具刚性的一个变量,有着更为稳定的发展规律,一般不可能像出口和投资那样,因为政策或外部环境因素而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起大落。结构升级和制造业升级有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市场空间,因为涉及新增投资,由此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增长可能更为迅速一些。三网合一的突然提速,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对消费的拉动具有“爆发式增长”的性质。然后是城市化,很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高铁的迅猛发展,已经突发式地改变了一大批2-3线城市的区位性质,兴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而且,这一轮城市化的发展显然是“文化主导”的,在经过了10年发展文化产业的舆论洗礼后,地方政府的新一轮执政者显然将眼光投向了未来,否定了服务于传统工业化的、难看而没文化的“工业化城市”发展战略,大量新颖和别具特色的文化设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涌现出来。最后是出口,近年来联合国贸发会议制定了新的国际文化贸易指标体系,将富含创意设计内涵的产品(如传统工艺品等)纳入统计,结果发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意产品出口国。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结构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

  

  很显然,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下一个十年有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要想抓住市场机遇,达到“支柱产业”所需要的5%的目标,保持年增率20%以上的高速度,中国文化产业还要在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获得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沿袭了有问题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同样的“GDP挂帅”和“增长主义”倾向,政府过度干预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些领域出现了泡沫化的趋势。改变这一有问题的增长方式,关键是实现结构调整,包括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等。今后几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因此不能一味地只关注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做大做强,要更加关注市场准入。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尽管民营资本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国有资本没有从文化产业竞争性领域退够,民营资本准入限制仍然过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远未形成,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现实潜力的充分发挥。

  

  因此,可以预计,如果“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不再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和公共财政投入,不再只关注增长的数量,而是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巨大积极性得以释放,不再是被动的文化消费者,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一定会发生重大转变,走上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的新路,发挥出新的、巨大的增长潜力。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产业新的增长周期正在到来。

  

  (作者: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