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香港记忆计划启动 互联网成文化传承新动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日   来源:赛迪网

  上海世博会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了充分演绎,在世博会即将闭幕之际,其最高级别论坛——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也将拉开帷幕。届时,与会嘉宾将共同就“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而城市可持续性话题会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既包括经济竞争力,也包括文化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全球性“城市记忆计划”,正是通过挖掘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来打造具有不同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名片”。近日据悉,曾成功将 “北京记忆”推向互联网这一更广阔空间的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TRS),将再次助力“香港记忆”计划,在不远的将来,在互联网的空间里打造一个中国城市记忆的新标杆。

     为子孙留下一座完整的“城”

     “香港记忆”计划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携手推动,该计划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世界记忆”全球计划。计划自2007年启动后,推行的前五年,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各院校研究香港历史文化的学者和个别专家合作,并由一班学者及研究人员执行具体工作。他们从不同的渠道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像、声音和影音的资料,如:民间的集体记忆,可以储存旧人旧事,内容绵密宽广,主题广泛,目的是尽量反映香港历史的众多面相,让市民从记忆中寻找身份认同、文化定位,并增强社会归属感。搜集整理香港“记忆”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已收集整理的海量“记忆”与市民、学生、教师、学者及海外人士分享。此时,成功助力“北京记忆”网络平台升级的TRS进入了 “香港记忆”承办方的视野。

     2010年9月,TRS与“香港记忆”门户网站的承建单位香港大学图书馆正式签订合同,为建立香港记忆门户网站提供完善的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其中,TRS“内容协作平台”系列产品,涵盖“香港记忆”门户建立所涉及到的富媒体内容管理、网站管理、门户发布、互动应用等内容价值链的各个方面,将编撰的资料以门户的形式展现给公众;TRS的“企业搜索”系列产品,将使“香港记忆”庞大资料库的资讯能更快、更准确地被公众搜索到,以实现资料价值的最大化。

     在签约现场,负责“香港记忆”项目的TRS相关领导表示:“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文化孕育了城市钟灵毓秀的灵气、历史积淀了城市丰厚绵延的底蕴,成为城市生生不息的源泉。我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有序组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使城市的发展变化与档案史料能不断延续,便于分享,并为子子孙孙留下一座完整的‘城’。”

     文化传承的新动力

     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跳跃式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很多城市以经济指标为重要参考,而忽略了城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成为文明聚焦点的同时也必然肩负起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相随,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

     而互联网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土壤环境。网络媒体具有诸多传统传承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包括海量信息、时效优势、打破地域、互动性强、多媒体化等,这些都是网络媒体的突出优势。因此借助网络媒体的这个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认知和认同,以达到更好的传承。

     同时,互联网环境,特别是Web2.0的环境下,可以更大程度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渠道,每个人都可以为这些文化传承提供不同角度的资源。这些“藏富于民”状态下的文化宝藏,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在线投稿等互动应用得以充分挖掘。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是一座城市价值的重要体现。而互联网环境和信息技术,正为城市记忆提供了点滴积累和收藏的新平台。内容管理技术,可以为文化传承提供资源整合的支撑;搜索引擎技术,可以让海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在需要时体现其价值;文本挖掘技术,可以深入探寻文献资料的内涵。而同时拥有这三项核心技术的TRS公司,也将继续为全球拯救城市记忆的事业而耕耘着,为文化传承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