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2010中国电影博物馆年会探讨中国电影叙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日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本报讯 以“受众需求与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能力”为主题的“中国电影博物馆2010学术年会”10月30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

     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众多机构的专家学者、影评人、业内一线创作者和观众代表,共百余人齐聚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讲故事建言献策。

     近五年来,中国电影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截至9月票房已突破60亿元。然而在繁荣的市场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国产电影的叙事质量已引起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这样的现状,中国电影博物馆将2010年学术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受众需求与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能力”。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杨永安表示,此次年会立足受众需求,共同探讨当下中国电影叙事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电影创作生产提供参考。

     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邢建毅结合观众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下中国观众喜欢的故事类型和叙事模式,提出作为一个大众化的文化产品,电影理应按照观众的需求讲故事,讲观众爱看的故事,用观众喜欢的方式来讲故事。他透露,在针对电影博物馆观众进行的6项调查中,“中国电影故事的吸引力”和“题材的多样性”被排在观众最不认可的前两位,这反映出国产影片的叙事能力亟待提高。

     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策划室主任苏毅从电影人的社会责任、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等方面归纳了电影叙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受众需求依然是重点。电影《赤壁》《孔子》的编剧陈汗也主张制订一套适应商业电影的市场需求、从观众角度出发的综合叙事策略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