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书苑奇葩——读吴巍的简帛书法艺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

  河南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使我们知道了公元前六千余年我们的先民就懂得用石墨绘制陶器。 浙江阿姆渡文化遗址的开发,使我们看到了石,木,陶,骨,以陶为主的纺织工具,这可以确定我们的先民,在公元六千年前就能生产纺织品。 还是浙江,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发掘使我们见到了公元五千年前的葛制品。 我想我们如此聪明的先民,在会画,会制陶,会纺织的年代里,制些手工相对简单得多的小竹片,小木片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些小竹片,小木片,纺织品易于笨重的石器,陶器,青铜器记录和交流人们思想感情的符号及后发展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字,这就是简帛书法的起始。 为了扩大单片竹,木写留文字的信息量,这些竹片被编成册,这就是后来的竹简,木牍卷。 当有纸后,因为纸比简,牍更有利于文字的交流,所以简牍被淘汰了。

     而帛(纺织品的统称)还便于文字和绘画艺术的交流,所以在纺织品上写字,画画一直延续至今日。

     还有两件事应再写一下,就是纸的产生和简牍的废除。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献新纸与汉和帝,这标志着成熟的纸出现了,这对文字的交流和展现其艺术价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必将使简牍被废除,这必将使文字从知识贵族阶层走向平民大众。 第二,东晋末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元兴二年(公元404年)恒玄篡位称帝下令废简代以黄纸,不久恒玄败,令未严行,简牍渐渐绝迹,而纸亦大行。 从甲骨文的发现,我们看到用于占卜甲骨上文字是先写后刻上的,那么可以推断当时也会把该种文字写在竹,木片,和纺织物上,从文字的意义上,我想从甲骨文起,经金文,大篆,小篆,篆隶,隶,隶草,隶楷都会在简牍上出现,大篆,小篆,隶都被该朝作为正规字体出现,那么篆隶,隶草,隶楷就作为该朝手写字体出现,是正规字体的补充字体。 篆隶在简牍上大概从商末流传到东汉,经历一千多年锤炼, 篆草和篆揩在简牍上只从东汉末年流传到东晋末,不到四百。 比较这三种手写字体,篆隶比隶草,隶楷流传的时间要长得多,因篆隶含有篆书古拙蟠螭状笔划,所以篆隶或曰古隶的审美价值高于篆草和隶楷的审美价值,西汉时期和西东晋时期的简帛文字的出土就证明了这一点。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的简,帛文字,或曰“古隶”。 这简帛文字所含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深深地吸引了一位书法爱好者吴巍先生。 他认真研究发掘出,和现使用文字相对应的八千二百多简帛文字,编出了 “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 这字典典藏了简帛文字的历史价值,使今人可以更好的解读当时的历史。 吴巍先生由认真研究简帛文字,规范了古隶体简帛文字的写法,并且吴巍先生还研习升华了古隶体简帛文字的审美价值,使古隶体简帛文字即含有金文的率直,朴素,又含有大篆的古拙曲线,还含有小篆的秀美,飘逸,并包含了隶书的大气,厚重和洒脱,使简帛体书法从一种易于交流的书法,上升到一种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书法,使一种古人实用的书体得到复活延续和升华。

     中国近现代的书法家其实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吴昌硕写出了古往今来最有审美价值的篆书。

     毛泽东写出了古往今来最大气的草书。

     付新畬写出了古往今来,能见到的最有审美价值的毛笔楷书。

     刘炳森写出了古往今来最大气,厚重,最有碑感,最规范的隶书。

     吴巍写出了古往今来最有审美价值的简帛书。

     单论吴巍,功莫大焉!

     刘文杰

     九易其稿于石榴

     2010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