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让贫困学子都有书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25日   来源:吉林日报

  今年,我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工会组织帮扶救助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后全省各级工会又立即开展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和“金秋助学”活动。从6月中旬至今,全省助学活动共筹集资金2781.27万元,发放助学款2770.57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33444人,其中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4724人,资助受洪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升学或上大学4649名,向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9677人……实现了省总工会提出的“不让一户困难职工子女读不起书”、“不让一个灾区职工子女上不起学”的工作目标。

     今年是我省工会大规模开展助学活动的第6年。在省总工会十二届三次全委会上,省总工会党组就将“金秋助学”活动列入全年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提早部署、精心谋划。灾后,全省各级工会又立即将 “金秋助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特别是遭受洪涝灾害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上: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金秋助学”活动的几点意见》和《关于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协助地方党政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将遭受洪涝灾害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子女全部纳入到受助群体中。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延边州总工会等所属市县都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在筹资渠道、助学范围、助学人数和资金额度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各级工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创新方式,突出助学和救灾主题。他们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延伸助学帮困工作的新途径。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建立起帮扶职工子女与帮扶家庭相结合、开展就业帮扶与脱贫帮扶相结合、资金帮扶与政策帮扶相结合的社会化帮困助学大格局;一方面整合内外资源多渠道助学。各地通过组织动员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学校等与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和高校毕业生结成帮扶对子,广泛开展亲情帮扶、爱心资助等救助形式,共结成各种帮扶对子220对。为全力做好困难职工、灾区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各级工会通过提供就业信息、实习岗位、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渠道,向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帮助,确保他们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求职就业。同时,帮助在校生通过减免学杂费、帮助申请助学贷款、介绍勤工俭学岗位、帮助困难学子用好国家优惠政策等方式进行帮扶,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助学期间,共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2217个,提供创业及就业培训岗位3007个,帮助1576名毕业生实现就业。

     各级工会还不断健全和完善爱心助学长效机制。他们利用工会三级助学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健全、联系社会广泛的优势,积极与民政、慈善、教育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联系,广泛动员私企、民企和社会各界开展捐资助学及为灾区职工捐助活动,多方筹集资金,创新助学载体、丰富助学形式,使“金秋助学”这一品牌发挥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逐步拓宽助学帮困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各级工会在助学活动中筹集和投入的助学资金总数已超过2700万元,救助人数超过3万人,两项皆为历年之最。

     在此基础上,各级工会在助学活动中,注重资助特殊困难群体。他们把贫困“边缘户”、农民工、零就业家庭、棚户区、矿区改造回迁困难职工家庭和单亲女职工家庭的子女及孤儿列入帮扶和资助对象,其中仅通过发放助学款一项就资助农民工子女4724人。

     这些做法扩大了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社会营造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良好氛围。“金秋助学”活动真正成为工会组织给困难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