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河南省文化厅创新机制引人才促精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陈关超

  

  自7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省文化系统调研后一个多月内,河南文化系统获得捐款9000余万元。善款能否用到实处?如何用优秀的文艺精品回报企业善举?日前,河南省文化厅召开省直文化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对文化系统的关爱。”

  

  记者了解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直文化单位接到的最大一笔捐资。资金到位后,河南省直文化单位立即进入角色,专场演出一个接着一个。而河南省文化厅作为职能管理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政策,让近1亿元的善款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5份红头文件迅速出台

  

  “河南文化优势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深、厚、重、实。我对文化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7月23日,卢展工考察河南省直文化单位时说,尽管我们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但对文化关心仍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接下来,党委、政府领导将把工作落到实处。

  

  卢展工考察省直文化单位之后的第5天,情况就有了转变:7月28日,宇通集团、天瑞集团向河南省文化系统捐赠6000万元和8辆大客车;8月29日,又有多家企业向河南省文化教育系统捐赠2亿元,其中,分到文化系统的有3000万元。

  

  为了贯彻落实卢展工书记到省文化系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河南省文化厅出台了5份红头文件,从精品创作到优秀人才培养,从文艺院团内部管理到工资制度改革,从文艺院团新进人员的具体措施到文化部门接受社会捐赠的规定……内容涵盖了精品创作、优秀人才培养、文艺院团内部管理、工资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

  

  杨丽萍说,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每年要对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组织审计,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年底前,省文化厅也会向捐赠单位反馈捐款用途。

  

  创新机制,引人才、出精品

  

  为了增强文艺院团的活力,今后,省直文艺院团要引进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短缺(特殊)专业人才。在《厅直文艺院团新进人员暂行办法》中,对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文艺院团都有详细的规定。“只要引进的是上述人才,可简化程序和手续,采取直接考核的办法,经省文化厅审核和省编办、人事部门确认同意后,直接报批。”

  

  与此同时,各院团要探索建立文艺精品创作签约制度,明确创作期限、预期目标、资金投向等,同时,要尝试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文艺精品生产项目,吸引国内外企业家、文艺家参与文艺精品创作。各个院团,每一至两年要确定一部重点作品进行精心打造。省文化厅将成立艺术委员会,对重大题材、重点作品进行研究、论证,帮助加工提高。

  

  省文化厅还将采取激励机制,凡是在全省性艺术门类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剧目和人员,各院团将给予奖励;对获得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作品,将报请省政府对演出单位、获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今后还将探索建立优秀文艺人才荣誉制度,对省直文艺院团有重要成就和重要影响的艺术家,给予荣誉称号和奖励补贴。

  

  多场好戏轮番上演

  

  据了解,在今年中秋节和“十一”期间,《花好月圆》中秋音乐会,豫剧《村官李天成》、《大别山的女儿》,首届民营文艺汇演优秀剧(节)目展演、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等一大批剧目和展览相继推出。而此前,从9月7日开始,河南省豫剧二团的新编历史剧《台北知府》、郑州市豫剧院和台湾豫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曹公外传》、台湾豫剧团演出的豫剧《约/束》(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等剧目精彩亮相。

  

  作为“两岸戏剧展演周”活动的第二步,豫台两地豫剧名家还将于11月上旬在台北市、高雄市举行豫剧展演活动。届时,商丘市豫剧团将赴台湾戏曲学院和高雄树德科技大学,演出豫剧《花木兰》、《睢阳忠烈》和《李香君》。活动期间,台湾豫剧团将演出由两岸共同编排的新编历史豫剧《花嫁巫娘》。

  

  作为河南省仅有的一个综合性歌舞艺术表演团体和省直院团改革试点单位,河南演艺集团将进一步修改、加工、提高大型乐舞《风·情·河之南》,年内将启动大型舞剧《太极》的演出。河南豫剧二团将投入巨资打造大型剧目《苏武牧羊》。此外,《马青霞》、《焦裕禄》、《红旗渠》等一些优秀剧目也在加紧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