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澳门人才培养须提高到战略高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29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表示,澳门特区经过10年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要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质的飞跃,人才培养必须提高到战略高度,使“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28日在北京举行的“海联论坛──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家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吴志良发言时说,澳门基金会1984年成立以来,也一直致力推动澳门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各项事业的发展,所开展的工作包括:

     一、协助建立澳门高等教育体系。1988年,基金会受委托收购并接管在1981年成立的私立东亚大学,同时为本地学生减免学费,大大增加了澳门学子的入读率。1991年,东亚大学正式转为公立的澳门大学服务澳门,并将原东亚大学理工学院和公开学院分别独立为澳门理工学院和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澳门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自此以后,基金会一直对大学的建设和科研活动仍给予大力支持。

     二、设立各类奖学金,促进人才培育和升级。澳门基金会先后发放研究生奖学金、赴葡就读语言法律计划及特别奖学金,支持澳门人才培训,促进澳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向在澳就读的内地、葡语系国家及亚洲发展中国家高校学生发放奖学金,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计各种专业人才。澳门回归前,基金会还与中国外交部合作,培养了两批共数十名葡语翻译和外交官。基金会现时为北京、上海、广东3所大学葡语专业学生提供到澳门大学修读为期一年的葡语课程的支持,澳门也因此逐渐成为中国培养葡语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和学术研究网络。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基金会已初步形成一套与澳门各类文化组织、学术机构及民间社团的合作机制。通过组织和资助研究课题、举办研讨会及出版刊物等方式,积极促进本地文化及学术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人才的成长和研究队伍的形成壮大。

     吴志良说,除了联络本地学术机构和社团、搭建本土合作网络,基金会也努力开拓与外地尤其是与内地的合作关系。2006和2009年,基金会分别举办了两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挖掘人才,拓展成果。

     他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澳门融入内地、打开新格局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澳门必须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长远发展,进一步履行其历史使命,发挥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

     他指出,从澳大横琴校区和中医药科技园两个项目中,深深感受到中央政府对澳门在粤澳合作中寻求发展的莫大期盼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项目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还需要通过不断培养人才,不断吸纳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参与。希望随着澳门国际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更加重视专业人才,人才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记者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