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就是计算机直接到印版,是一种数字化印版成像过程。CTP直接制版机与照排机结构原理相仿。制版设备均是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用激光扫描成像,再通过显影、定影生成直接可上机印刷的印版。
CTP就是计算机直接到印版,是一种数字化印版成像过程。CTP直接制版机与照排机结构原理相仿。制版设备均是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用激光扫描成像,再通过显影、定影生成直接可上机印刷的印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象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随着印刷行业的不断发展,CTP正在受到更多印刷企业的瞩目。
CTP发展史
CTP概念的提出源于1978年一位美国人的构想,但由于技术和版材的种种原因,90年代CTP才真正发展起来。在1995年德国DRUPA展会上,CTP首次大规模亮相,之后便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印刷业对这项技术的极力关注。在1995-1997年之间,就有许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统,实现直接制版工艺,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机在此期间仍十分昂贵,所以限制了这项技术在各中小型企业的使用和推广。1997年-1998年期间,直接制版机的价位大幅度下降,并且直接制版版材开始成熟和发展,所以大量中小型印刷厂开始接受并使用CTP技术。针对印刷厂的情况,开发的机器幅面包括对开,8开,16开不等。据统计,美国到1997年,已有65%的大型印刷厂(员工在100个以上)使用了CTP技术。
在Drupa2000上,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家直接制版系统及材料生产商展出了近百种产品。96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印刷企业中已有55.3%采用CTP系统,28.8%采用彩色短版数字印刷系统。中国使用CTP技术较国外晚了很多,1998年4月,金羊晚报首次购买了爱克发公司的平板CTP制版机及方正Optronics外鼓式CTP在“新快报”部分版区试用,成为我国企业使用CTP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CTP的分类
从曝光系统方面可分成:内鼓式、外鼓式、平板式、曲线式四大类。在这四种类型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内鼓式和外鼓式;平板式主要用于报纸等的大幅面版材上;曲线式用的最少。
从版材品种方面,可分为:银盐版、热敏版(烧蚀式热敏版、非烧蚀式热敏版)、感光树脂版和聚脂版(非金属版基)等;
从技术方面可分为:热敏技术(普通激光成像)、紫激光技术、UV光源技术;
从自动化程度方面可分为:手动单机、半自动型、全自动型和混合型(CTF-computertofilm和CTP-computertoplate)。
从印版在鼓上的固定方式方面,可分为:全吸附式和中间吸附,首尾用卡夹固定两种。全吸附式对版材的尺寸没有限制,而卡夹式使用的版材幅面必有固定尺寸。
从应用方面可分为:商用CTP系统、包装CTP系统和报用CTP系统。
CTP在中国兴起
1998年4月,我国第一台CTP进军中国印刷业,标着着我国印前系统必将掀起一次技术革命。同时也代表着统治制版系统十多年的传统印刷正在慢慢的推出历史的舞台。美国的舆论家曾这样说过:“CTP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技术革命,它必将取代照排技术,就象5年前电分机被照排机取代的情况一样。”中国的制版系统从建国初期的“铅与火”(铅字),到激光照排机再到CTP,正在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变革,这次变革预示了CTP在中国的兴起,也承载了中国印刷行业的崛起。
CTP是当今世界印刷技术发展的一大亮点。经过20多年,CTP的应用普及范围正在快速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2004年,在40000家印刷企业中采用CTP技术有12940家,占28.6%,在2010年将发展到32800家,占81.3%;欧盟等国家CTP占有率已达到70%~80%,日本达到60%左右。我国从1998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引进第一台CTP算起,到2009年9月全国CTP拥有量已达到2019台,2009年较2008年增加了600多台。尽管增速很快,但由于起点低,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我国CTP设备和版材市场被国际几大品牌所垄断,由于价格昂贵且居高不下,造成CTP生产成本高于CTF,这是CTP在我国普及迟缓最主要的原因。直到最近几年杭州科雷、中印周晋、北大方正、大族冠华等研制开发和生产出CTP机和乐凯二胶等企业实现CTP版材的国产化,才迎来了CTP的高速发展期。仅近两三年来国内装机量就增加了一千多台。CTP已覆盖了全国27个省市,其中广东省保有量达600多台。尽管如此,采用CTP工艺的企业在全国10万家印刷企业中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的。大力推行CTP技术是实现绿色印刷,使印刷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CTP系统是集精密仪器、光电技术、数码成像技术、新型版材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动生产系统。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例如,使用CTP免处理版材,在制版过程中不需要显影处理,从而避免了废水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制版。
我国CTP普及率在升高
我国CTP起步晚,普及率非常低,据统计目前我国的CTP仅2019台,与国外相差甚远。2009年CHINAPRINT被称为CTP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契机,是CTP从贵族到平民化的一个分水岭,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中国整个印刷行业的布局发生了改变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的产能,同时也使得有实力的印刷企业看到了CTP为企业所带来的利润。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成本升高
中国人力成本低是吸引国外企业进驻中国的重要手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但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用工荒”,由以前的工人追着企业跑,变成了企业追着工人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80后的成长,中国的工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在是唯“钱”是图,他们更追逐精神层次的需求,这就促进了我国人力成本的增加。
所以这也就使得印刷企业再也不能使用人海战术来完成印刷了,成本已经不允许这类企业无限制的招人,同时促使了印刷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机械设备。
印刷企业引进CTP系统后,印刷企业可以精简手工拼版组的人员,精简的数量可能多达数十人,这样一年节省出来的人力成本就可多达数万元甚至近十万元,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之后,所以我们可以看出CTP未来必将备受瞩目。
二、耗材成本
我国版材企业如乐凯二胶、成都新图等等一些列的版材企业的成长,填补了我国版材的空白,已经打破了国外品牌企业在版材上面的垄断。
同时CTP技术能减少印前操作环节,因此耗材成本的降低幅度也是明显的。下面我们列举生产中实际使用的耗材及报价进行成本核算,并对比CTP、CTF两个工艺的实际成本。
从中可以看到,CTP的耗材成本总是要比传统CTF工艺要低。前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至150美元/桶,给依赖石油的胶片生产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鉴于传统PS版的利润空间已经接近于零,很多PS版生产商都在考虑转而研发、生产CTP版材,由于生产商的退出,传统PS版的供应量会逐渐减少,这样势必会拉动CTF工艺耗材价格的增加。而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集中精力研发、生产CTP版材、设备,并有一些厂家的技术实力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三、印刷成本
CTP版材生产工艺在传统PS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感光胶性能更加稳定,版基砂目更加细化,单位面积内支撑感光胶的砂目越多,版材能够再现更高的加网线数,耐印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从而降低了因补版而增加的耗材和时间等成本。另外CTP版材的水墨平衡性能也大大优于传统PS版,在保障印刷质量的前提下,CTP的润版液相对可以少一些,一般能够省水40%,水墨平衡快使得印刷前的准备时间和过版纸也相应减少了。
我们拿1万印的活件为例,传统PS版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印刷完成,而CTP正式印刷前的套准、调色工作一般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1万印的印刷任务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由此带来的结果是,1万印的活件使用传统PS版一天最多印16套,而使用CTP版则可达到24套。如果换作是快印企业,一天就能够完成60套的印刷任务。这就是CTP技术给印刷企业带来的效率提升。
在过版纸方面,我们把在套准、调色过程中节省的纸张按30张/套计算,如果印刷使用157g/m2铜版纸,一天节省出来的过版纸就多达300元,一个月节省的过版纸将接近万元,而如果是快印企业,一个月便可节约3万~4万元的纸张成本。
四、长远利益
CTP技术在欧美国家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国外印刷技术的先行者们不断提出新理论来最大程度地发挥CTP技术的优势,最著名的当属CIP3/4技术,有了CTP数字化制版的基础,人们就有能力在矛盾中求平衡、平衡中又夹杂着变数的生产模式中进行便捷、有效的管理,提高印刷质量、生产效率。无论是色彩管理,还是CIP3/4技术,或是异地远程打样、印刷,以及高保真七色印刷及艺术品复制等印刷技术前沿响当当的名词,只要你拥有CTP设备,一切都能成为现实,而这正是CTP技术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在中国,仍有相当多的印刷企业对CTP技术不甚了解,认为CTP技术就是CTP设备和CTP版材,这应该引起正在壮大的国产CTP供应商们足够的重视,供应商加大在现代数字化印前工艺知识普及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CTP技术知识市场投入的宣传力度,各供应商之间加强联手,为印刷企业提供包括数字化印前环境、CTP版材和设备、数字化工作流程和工艺改进相关技术支持的完整CTP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印刷行业正面临着三方压力,即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中国印刷业已经到了冷静下来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时刻,沿用了十年的传统CTF印刷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市场需求,而CTP技术的成功应用案例、充分的数据向人们证明了CTP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强大优势。引进适合自己的CTP系统解决方案,绝对是一剂开给仍然在苦苦思索但不得其果的印刷企业的良药。
热敏技术仍为CTP主流技术
目前,主要的热敏CTP设备供应商包括柯达、爱克发、网屏等,国产品牌如科雷、豹驰、保利特、中印周晋等,也都提供热敏CTP制版设备,而且技术趋于成熟,质量趋于稳定。
热敏版材
目前市场上配合热敏CTP设备的版材,绝大多数是感热化学反应型版材,即版材的涂层在红激光的照射下,发生受热反应(热交联反应或者是热分解),曝光部分和未曝光部分在特定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出现不同,之后通过显影液将不需要的部分溶解去除,而在版面上保留所需要的图文信息,实现印刷版材的制版。
热敏CTP版材的耐印率非常高,一般的热敏版材耐印率可以轻松达到10万印以上,如经过烤版,更可以获得100万以上的高耐印率。
在版材方面,全球三大版材供应商——柯达、爱克发和富士胶片都有成系列的热敏版材,而国内的主要供应商,包括乐凯二胶、成都新图等,也有成熟的产品供应市场。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印刷版材生产商介入CTP市场,选择的突破口也都是热敏CTP版材。
现在,国内热敏CTP版材的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传统PS版的价格,经常为业界所诟病的设备价格、版材价格,至少在热敏领域,已经不再成为制约技术应用的瓶颈。热敏CTP也成为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CTP制版技术。
中国CTP将走出去
在美国印刷行业媒体WhatTheyThink出版的专题报告《中国人来了!来自远东的力量能否颠覆胶印板材市场?》中有这个养一段对话:
问:你知道国际市场上活跃着多少来自亚洲的版材供应商么?
答:超过一打
问:他们只能供应传统版材吗?
答:他们已经开始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CTP版材,包括全球首款两用型商业感光版材。
问:他们的呃产能有多大?
答:他们现在的产能已经超过了全球总产能的2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增长。
问:他们的价格低吗?
答:当然,很多情况下是相当的低。
问:中国版材的质量怎么样?
答:这与供应商有关,有些非常棒,但有些需要提高。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美国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去年出版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生活历险》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当美国人在没有了中国制造的日子里是多么的无助和糟糕,所以说中国制造已经在对世界产生影响。同样中国的CTP已经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
随着中国本土的一些类CTP制造商的崛起,未来CTP企业的主战场是在中国,中国印刷市场对CTP的要求将会是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和客户对高品质的要求、交货期等,促使印刷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引进CTP系统势在必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规划中印刷等文化产业被划到了重点发展项目当中,这给印刷企业在未来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印刷行业必将借助政策之利,更新企业设备,提高企业的产能,再加上大众对印刷品的要求,CTP的需求量也将增大。在未来五年中国的CTP必将走出去在世界经济上占领一席之地,中国的价格低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国外的企业也不是不吝惜金钱,他们也需要性价比高得设备,当今中国CTP在价格上低于大品牌很多,但在质量上也相差不大,我们可向而知那种更受欢迎。
中国的力量要来了,这种力量将要颠覆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中国制造必将以其高品质、低价格的优势席卷整个世界,这种力量不可抵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