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主打原生态
从2008年河南艺术中心“开业演出季”中的《藏谜》、2009年“春季演出季”中的《云南的响声》到即将上演的“秋冬演出季”中的《云南映象》,演出的主题都离不开一个词——原生态,在追寻原生态的路上,舞蹈家杨丽萍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此次来郑上演的《云南映象》是由杨丽萍打造的一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这部歌舞集将原生的原创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而为了展现最古朴原始的民族舞蹈,杨丽萍特意从云南各族农村甄选了六十多位能歌善舞的农民演员。
2003年8月《云南映象》首演后,剧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热情四溢的舞蹈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好评,而剧中的大部分演员都是来自田间地头的“非职业”舞蹈家,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04年,《云南映象》获得中国专业舞蹈领域的最高奖项“荷花奖”的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和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目前,《云南映象》已经上演2000多场,不仅走遍了中国的各大城市,也多次走出国门,成为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杨丽萍舞出未经雕琢的淳朴
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为她所表现出的美动容。在《云南映象》中有人看到了杨丽萍孔雀舞的唯美,有人读懂了对彩云之南的感动。她柔软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将傣族人民心中象征吉祥、幸福、美丽、善良、优雅的孔雀表现得惟妙惟肖,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对杨丽萍来说,《云南映象》就像是一条河,静静地流淌。她说:“因为《云南映象》的独特风格成就了它的经典,云南的土地造就了我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我没想过放弃舞蹈,舞蹈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无处不在。《云南映象》里的舞蹈是云南的精华,我只是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
据河南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云南映象》曾来郑演出过,而且售票情况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此次《云南映象》再度来郑,并在艺术中心上演两场,将再度点燃河南观众的热情。演出当晚,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汇集了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多个民族的经典舞蹈,以及杨丽萍圣洁而恬静的个人表演《雀之灵》,都将带领观众进入彩云之南的美丽意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