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的台胞社团论坛上,两岸交流中台胞社团的作用成为热议的焦点。两天的接触交流,让87家台胞社团共120余位台胞社团领袖和代表性人士渐渐形成共识,万事莫如交流急——台胞社团可为两岸交流助力
两岸侨团互访增多
近年来,海峡两岸侨社的互访成为增进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
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自2006年开始,每年均组成“两岸和平之旅参访团”前往台湾与大陆。该会会长梁义大表示,这一活动5年来一直没有中断。他总结活动经验时说,希望两岸以同属中华民族的感情,多提建设性的观点,多交流、多沟通。
美京中华会馆去年也组团形成第一次“破冰之旅”访问了大陆。国民党美东支部的“溯源之旅”,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的两岸交流。全国台联从2006年开始,相继由梁国扬会长等人每年到美国回访台湾同乡联谊会各地的分会。
“大家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朋友,着实也建立了感情。” 梁义大表示,“反观我们海外侨社,以我侨居的美国来说,虽说这两年来,侨社之间多多少少有来往,但比起岛内与大陆的交流,就没那么热络。海外侨社还是非常保守,很多侨胞仍存着观望的态度。”
他介绍说,中国侨联与国务院侨办近年来都组成春节慰问团到海外慰问侨胞。生活在美国的一些台湾同胞也受邀观赏,但是,去的仍然不多。
“我建议应多邀请台胞前去观赏。中华民族有众多的民族文化,相信由中华文化的不断熏陶,一定会增进侨团之间的认同感。”
社团交流逐渐深入
“我期待台胞社团论坛可以是一个持续在两岸定期举办的联谊活动,一个针对两岸交流活动、反映问题意见、分享活动经验的平台,一个提供台胞社团寻求、交换交流资源与信息的平台,一个提供台胞社团之间横向整合、促进联谊、加强合作、交流经验、整合资源的平台。”台湾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在论坛上说出了他的期待。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刘国深认为,当前,两岸民间社团的交流已逐渐从彼此了解、增进情感阶段,走向促进两岸“视域融合”的阶段。
“社团交流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拉近两岸人民的政治文化差距。”刘国深认为,两岸社会团体自身要保持开放性,要善于学习,社团的干部需要训练,不仅要有更全面的知识,还要有调和能力。
宋东文分析说,部分台胞社团由于是自给自足、自寻资源,所以,一般组织规模小、资源少、财力人力不足,难以开展持续的两岸交流项目。“但台胞社团的优点是热情活力十足,灵活创意不绝,在台湾社会接触面广大,群众基础相当坚强。”
梁义大则建议说,海外春节慰问团也应邀请常在大陆各电视台演出的台湾着名歌星或相声演员一起赴海外演出,而表演的节目也要有一些台湾特色和一些校园民歌,如《望春风》、《外婆的澎湖湾》、《月琴》,或能发扬民族感情、两岸侨胞通晓的《满江红》,可连紧两岸同胞间的“中华情”。
交流空间广阔巨大
自从2008年台湾再次政党轮替,两岸由对峙紧绷转向和平发展,尤其从海外看两岸同胞的交流来往越来越频繁。两岸直航、台湾开放大陆客观光,农产品大量自台湾输往大陆,很多岛内的学校与大陆的学校缔结姐妹校,全国台联为青年学生举办夏令营、冬令营,包括最近ECFA的签署等等,梁义大一一细数,“这都是我们海外侨胞所乐见的”。对于两岸民间进一步的交流,各社团负责人也有话要说。
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创会会长许文彬,注意到大陆每年都举办有关寻根谒祖的文化活动,例如陕西西安“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典礼”,河南郑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固始“中原根亲文化节”,山东曲阜“祭孔大典”等,“皆具有慎终追远、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为凝聚两岸同胞的民族情谊起到积极的作用”。他说,台胞社团可以从参与寻根谒祖的文化交流中,体现两岸的民族认同。
“全国台联每年举办的青年夏令营与冬令营,希望能多增加海外台胞子弟名额。”梁义大呼吁。他说,海外的台胞子弟在海外接触的都是异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像岛内同胞子弟一般耳濡目染。“近年来,我们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的子弟有几名参加了全国台联举办的夏令营,前往中国大陆,回来后都能以‘当中国人’为荣。”
“两岸关系不怕慢,就怕断,万事莫如交流急。两岸社团交流的越充分,两岸政治关系就越稳定。”刘国深最后总结说。(本报记者 任成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