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连续关注了四届长春电影节,通过采访,对长春电影节的发展历程算是比较熟悉,今年是长春市第十次举办电影节,电影节举办十届、走过18年,也到了一个发展中的节点,长春电影节路在何方?在本届长春电影节闭幕颁奖典礼上,“金鹿”产下的四个“双黄蛋”,让我找到了探讨建言的灵感。
香港影星张家辉与王学圻一起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赵薇与演员惠英红同获最佳女主角奖,梁明、黄岳泰共同捧走最佳摄影奖,最佳新人奖被贾云、赵小鸥、赵小溪3人分享。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双黄”最佳,在历届长春电影节上都是不多见的。这不免让人对奖项的分量和权威性产生了忧虑。当然,这种下“双黄蛋”的情况,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也不时出现过,对于这种现象,许多业内人士的评价一针见血,由于当前国内许多影节、影展缺乏吸引力,影响力一年年退化,电影节又需要明星大腕捧场,评奖“双黄”平衡,最终将导致彻底的不平衡。“排排座,分果果”的平均主义,会让电影节的权威尽失。
创办于1992年的长春电影节,是新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电影节,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开始,它依托于长春电影制片厂雄厚的实力,最初两届确实是风光无限,能从长春捧到“金鹿奖”,被不少影人视作最高殊荣。长春电影节坚持“电影的盛宴,百姓的节日”的办节理念,一度为繁荣华语电影创作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如今,世界电影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电影节已不下百个,仅国内就有大大小小的电影节十多个,各种影节、影展竞争日趋激烈。长春电影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受到诸多因素冲击,与其它影节一样,长春电影节也面临吸引力下降、影响力退化的问题。许多业内人士建言,长春电影节在坚持世界华语电影评奖办节定位的基础上,走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路子,是关键所在。
所谓国际化,就是要放眼世界,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华语电影、电影人都来参赛参展。同时,要对华语电影的定位进一步加以明确,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华语电影、才能有评奖资格。所谓专业化,这里面包含专业的办节团队、专业的评奖团队、专业的嘉宾、奖项的权威性、活动内容的专业贴近性等等。我想,一个好的电影评奖要想长久发展就要高举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奖原则,让影人拿到奖的那一刹那,确实感到奖杯是沉甸甸的。所谓市场化,就是要开门办节,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电影节,让电影节经济基础更雄厚、更有活力。同时,要不断创新办节内容,像在第十届长春电影节上,就举办了全国首届“金麦穗”奖评选,业内反响较好。
长春被誉为电影城,从1992年走到今天,长春电影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名片之一。电影从诞生那天起,就被视作一种优秀的文化符号,电影节在一个城市连续举办十届、走过18年,对这座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财富,的确应该好好珍惜。电影节的根在这座城市,舍根就意味着抛弃自己。
在经历一段低谷后,如今,中国电影再次迎来了一个大繁荣的时代,这是长春进一步办好电影节的新机遇。很多业内人士指出,长春电影节还要不断吸收法国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好莱坞奥斯卡等世界优秀电影节的办节经验,在邀请明星助阵、重视媒体造势、增加群众性电影文化活动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电影节的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活力,让长春“金鹿”奔腾不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