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9年,电子城总收入实现1019.4亿元,同比增长36.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中关村五大科技园首位。今年1至7月,实现总收入达到616.4亿元,同比增长47.6%;实际缴税费31.9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29%。赵海东说,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今年电子城总收入将至少达到1200亿元。
赵海东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高效的服务。为促进新移动通信产业聚集发展,电子城将利用园区的区位优势、扶持政策,建设助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五大平台”。这五大平台包括政府服务、园区服务等立体服务平台;依托安捷伦开放实验室、大唐开发实验室、与运营商合作建立研发服务与验证测试平台等为主导的技术实验平台;在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基础上设立的专业孵化平台;政策性支持引导资金和社会风投及投资资金并存的企业融资平台;建设展览展示场馆为园区企业服务的信息和产品发布展示平台。
此外,电子城管委会完成了《功能区质量调查研究》和《道路改善规划》,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深入146家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举办了4000余人次参加的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工商年检等免费服务活动,争取了市相关部门支持资金5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电子城发展规划也已经出台,其中,东区将通过老工业基地改造及798、751产业置换升级,提升土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北区一期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改变以往“一块地一块地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走程序”的做法,推动分步开发向统筹开发转变。产业用地按业态集中布局,商务配套设施结合交通、绿化等城市功能,一体化设计,为公共服务留足空间,引入市场开发机制;分产业推进。新移动通讯,重点打造“中国移动谷”,构建以移动运营商为基础,由系统设备、核心芯片、终端产品、软件与应用服务、增值业务开拓等共同组成的高端信息产业链;新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基因工程制药、蛋白质工程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重点发展功能性技术装备总部和研发中心。
未来,配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六大工程的出台,电子城也将大力开展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在鼓励创新、楼宇奖励、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土地出让金返还、企业贡献奖励等方面,继续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适度扩大支持力度;在服务投资者方面,设立涵盖工商、统计、国税、地税等一站式投资服务大厅,实现跨部门协同办公,尽可能地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由被动型向主动型服务的转变;并密切与中介组织合作,开展服务外包,对于在园区纳税的企业,提供入驻、年检、认定等全程代办服务,形成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和透明的产业政策环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