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洲为蓝本,“而立之年”的珠海经济特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向处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的当今世界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8月的南中国大地,白云如絮,碧空如洗。
珠江口西岸海滨花园城市珠海如同青山碧海怀抱中的串串珍珠、万顷碧波托举起的粒粒宝石,在亚热带阳光下闪耀着生态文明之城的夺目光彩。
沿着京珠高速一路南下而至山海相拥中风情万种的情侣路和陆岛相望处海风醉人的十字门,置身于如此繁花似锦、休闲浪漫的珠海市主城区香洲,难怪这里近百万新老移民陶醉其中而乐不思蜀,更难怪这里的特区人宁愿舍弃一时的高速增长,也要守护好生态家园的发展底线。以香洲为蓝本,“而立之年”的珠海经济特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向处在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的当今世界交出了怎样一份“不一样”的答卷?
“100万美元以下项目,不上!”
20世纪90年代初,毗邻港澳的珠三角地区成为第一轮港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主战场,而与澳门陆路相连的珠海市香洲区更是占尽天时地利。有外商相中了珠海与中山交界处的香洲区金鼎镇工业园区,兴冲冲地筹建“两头在外”的刹车皮厂和丝麻制造厂。令外商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具有良好海外市场的两大“来料加工”项目,竟然被诞生不久的香洲区政府和刚刚“洗脚上田”的金鼎镇领导们一口回绝!时任金鼎镇镇长助理的彭甦回忆说,虽然当时我们急于发展经济,但区委、区政府规定了一条对外经济合作必须遵循“环保一票否决”的原则。环保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实际操作时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量化杠杠,一般投资额不满100万美元的“三来一补”加工项目就是生态环境的杀手,不仅破坏环境,附加值低,而且稳定性差,生命周期短。我们有个理念,乱发展不如不发展,一时没有实力美化环境不要紧,但决不能破坏环境。
香洲区环保局局长林常青说,在当时全国各地持续升温的“招商热”和方兴未艾的工业化浪潮冲击下,环保部门在经济发展和战略决策中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一切投资决策和招商项目取舍,最终都要由环保说了算。珠海近乎苛刻而超前的环境立法、评估、审批和监督成为一切引进和建设项目必过的一道“生死关”。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这道密不透风的环保关口前,被市、区、镇三级政府主动割舍掉的百万美元以下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至少有2000多家。它换来的是今日香洲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空气、水和一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是千金难买的“海上云天,天下珠海”的赞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