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收藏,人们往往都会与书画、瓷器、玉器等联系在一起,但白菜萝卜各有所爱,长春市收藏爱好者王金玉酷爱收藏各种鞋拔子,现拥有鞋拔子1000多种,人送外号“关东一拔”。
对于王金玉来讲,收藏鞋拔子是他的追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正如王金玉所说:“鞋拔的材质和造型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鞋拔里透视出的文化——书法、绘画、雕刻,行家里手打眼一瞅,就知‘货色’有几分。”王金玉收藏的鞋拔子大约有二十几种材质:金、银、铜、玉、景泰蓝、虎骨、象牙、玳瑁、牛角、搪瓷、黄杨木、酸枝木、青铜,造型也是各异:折叠式的、带毛带镜的,模铸的形势比较单一,但用象牙、牛角雕出来的鞋拔,却是因势造型,千奇百怪,可谓是巧夺天工。
王金玉与鞋拔子结缘,伴随着收藏道路一路走来,已逾四十余载。
“小的时候家里穷,自己穿的、用的都是哥哥姐姐留下来的,有一次早晨起来晚了,眼看上学就要迟到了,穿的鞋子小提不上,这时我邻居刘叔就给了我一个鞋拔子,说孩子你先用这个试试。我一下就提上了,当时就挺高兴的,刘叔就说你留着玩吧,我感觉这东西挺好。那时候我们小孩之间流行攒东西,有攒糖纸的,有攒溜溜的,我就开始攒鞋拔子。”回忆与鞋拔子结缘时的情景,王金玉笑着说。出于玩的目的,小时候的王金玉便开始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交换自己喜欢的鞋拔子。只要一听到谁家有鞋拔子,就恨不得把自己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跟人家换。“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能吃上顿饺子简直就跟过年一样。有一次我相中人家一个鞋拔子,就和人家约好用饺子换,等到家里吃饺子了,我就偷偷地拿出去和别人交换。”说完王金玉爽朗地笑了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金玉收集到的鞋拔子越来越多,收藏鞋拔子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上班之后,逐渐觉得应该把自己收藏到的鞋拔子系统地分类一下,而在收集的过程中也不再盲目,而是注意其造型、品相以及它所能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
王金玉的藏品里,他最钟爱的一款鞋拔是明清时代的“金玉满堂”。这枚鞋拔为折叠式,由白、红、黄三种铜质组成。该鞋拔通体为白铜质,拔身是一片玉兰花瓣,拔首则是一条大金鱼。鱼眼圈为黄铜质,眼珠为红铜质。拔身上雕有一山,一枝鲜花迎风怒放,含苞带蕊,风姿绰约。花儿的芳香引来了蝴蝶,一只蟋蟀在根部浅吟低唱。不知它们是谁吸引了谁,似乎在一起分享春天的欢乐。该鞋拔造型之美、雕工之精,可谓人间一绝。为了收藏这枚鞋拔子,王金玉花了630元,在当时是近乎用掉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次,王金玉在外面看中一个鞋拔子,身上钱不够,一急之下,他便把22克的结婚金戒指都摘下来了。拿着新换回来的鞋拔子,兴高采烈地往家走,一进家门,妻子发现他的戒指没了,手里却多了个鞋拔子,当时就急了。经过长时间的解释,好不容易妻子才原谅了他,慢慢地妻子也喜欢上了收藏鞋拔子。1998年,妻子到沈阳办事,在地摊上看到了一枚白铜质、美女身形的鞋拔,雕工非常精美。美女身形即为鞋拔,真应了那句“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造型大方,线条柔美,一丝一缕均恰到好处。妻子买了回来,让王金玉喜出望外。
王金玉还有一枚民国时期黄铜镀铬材质的鞋拔,拔身雕着一人在草坪上戏球的场景,活灵活现,让热爱足球的王金玉爱不释手。当时正值2001年中国足球出线的那一刻。王金玉越看越觉得鞋拔上刻的人物像马明宇,遂将这枚鞋拔与一枚“刘海戏金蟾”的鞋拔一并镶入一个画框里,并以刘海的名义赋诗一首:“马儿踢球我戏蟾,喜庆国足进日韩。蛇年过去马年到,不进十六强心不甘。”虽然最终好梦未能成真,但这枚鞋拔却记录下那个让王金玉永远难忘的一刻。
王金玉收藏的鞋拔子中还有数枚外国鞋拔,有来自日本、英国、新加坡、前苏联、韩国、朝鲜等国家。一叶知秋,小小鞋拔也承载着不同的异域风情。新加坡的鞋拔狮子头,有王者风范;而日本的鞋拔,小巧而别致,实用性强,非常注重细节,透露出日本人做事的严谨。王金玉摆弄着每一个鞋拔子,都如数家珍。“曾有人开价20万要把我这些鞋拔子全买走,我没有同意,因为真正懂收藏的人,经济价值并不是第一位的。”王金玉说道。
真心希望王金玉的鞋拔收藏之路能够越走越远,收藏到更多更好的鞋拔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