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重庆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双轨运行体制。市长黄奇帆授牌并指出,广电传媒集团的成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集团明年要形成上市条件,力争到2012年全部完成上市工作,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百亿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
渝富公司介入,国企改制经验在文化领域复制
在昨日的挂牌仪式上,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亮相引人关注。
根据市政府的批复,市政府同意广电集团(总台)、渝富公司共同作为发起人,将广电产业公司,以整体变更的方式改制为传媒集团,总股本为3亿股,每股人民币1元,其中,广电集团持有85%的股份,认缴2.55亿股,渝富公司占15%股份,认缴4500万股。
“企业的改革,包括国有和民营公司的改造,在过去这些年,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黄奇帆说,渝富公司推动传媒集团的整体上市,是重庆股份制改革深度推进的标志,这意味着,重庆推动经济领域国企改制的成功经验,将在文化领域得到复制,形成文化企业新的发展模式。
“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渝富在重庆起到了各方面平衡重组创新的作用,现在介入文化产业领域,尽管只投入15%,但在股份制结构上,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黄奇帆说。
用两到三年,打造百亿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
重庆广电传媒集团的成立,在西部乃至全国或具首发效应。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上市的广电企业都单一经营网络传输或者内容制作业务,重庆广电传媒集团为全国广电业的发展探索了全新的“模式”。
该集团由原重庆广播电视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根据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对广播电视可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剥离整合,目前,广电传媒集团下辖广告分公司及8个子公司,业务发展共涉及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网络传输、广告经营代理及新媒体拓展四大领域。
“广电媒体可以摆脱长久以来依赖广告支持的困境,打造真正的责任媒体。”重庆广电集团负责人表示,传媒集团若成功上市,将以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利润支持媒体业务的发展,实现坚持主流,提高品位的媒体转型。
重庆广电传媒集团的诞生,在黄奇帆看来,前瞻性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我们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成为内陆经济高地,同时也要建文化高地,除了公共服务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文化产业搞上去。”黄奇帆说,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恰逢其时,“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老百姓对生活消费中的文化消费需求会越来越高,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重庆,今年人均GDP将会在4000美元左右。”今后10年,重庆人均GDP将从4000美元迈向10000美元,甚至接近15000美元,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已经变成不可阻挡的潮流,文化产业将成为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传统工业5年翻一番都难,今后10年,什么产业能翻三番以上,就是文化产业。”
在挂牌首日,黄奇帆提出要求,“明年形成上市条件,到2012年力争全部完成上市工作,用两到三年,打造百亿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
双轨并行、双幅震动,上市所得反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广电传媒集团要整体上市,但重庆并不准备取消广电集团。“无论文化市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公共服务必不可少。”黄奇帆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将双轨运行。”
所谓的双轨运行,即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由广电集团负责;而广电传媒集团则负责文化消费市场的板块。双轨并行不悖,双幅震动,形成相互助推的作用。黄奇帆表示,广电传媒产业通过市场化获得的效益,一部分要用来反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使重庆的公共文化服务做得更好。
黄奇帆要求,广电传媒集团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要注重市场需求,多生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得到观众的认可。“作品不是拿来做贡品,不能生产一批文化产品就是为了评比、得奖,然后放到仓库里,没有市场效应,这是不行的,是浪费国家资产。”
黄奇帆强调,发展市场化的过程中,广电传媒集团必须注意跟其他通讯公司、传媒公司进行有效合作。目前的文化公司、传媒集团,已经不可能泾渭分明地划出壁垒搞垄断,黄奇帆认为,在终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文化传媒已经被逼到了新的起点,必须抢占三网融合先机,实现快速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