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十二五”期间建成五个千亿产业园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日   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讯 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和“一区一主业”的发展思路,市经委此前已经编制完成了全市10个重点产业、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市)县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了各园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根据该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成五个千亿产业园区。

     “十二五”新开工项目超600个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创建国际一流园区、经开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双流创建国家级园区;青白江、大邑等7个园区升级为省级园区;高新、经开、双流、石化基地、青白江5个园区建成千亿园区,新都、郫县、新津、温江、邛崃、崇州、成资、成眉、成阿9个园区建成500亿园区。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60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700个以上,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开工率达到92%,投产率达到95%。基础设施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

     而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功能区和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也正全面推进。此前,市经委已经编制了包括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功能区和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能源保障规划、生产生活配套规划和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全面深化产业发展规划

     为完成目标,市经委也制订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全方位推进我市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为成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撑。

     抓好规划深化和实施。加强我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目标国家、地区、企业的研究,分析产业动向,及时调整我市产业发展目标,制订年度推进方案。深化“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重点发展领域、重点产品,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配置空间、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提升规划水平,保障规划实施。

     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全市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管理导则,提高园区规范化发展水平。增加园区平台公司注册资本,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要素保障水平,满足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抓好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瞄准目标国家、地区的行业领军企业,实施重点招商。加快推进一汽大众、沃尔沃、汉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引进和产业化。通过外引内培,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将我市建设成全国高端产业重要聚集区。

     抓好园区管理和服务。深化一站式服务、代理服务,推进金融、商贸、信息、物流向园区延伸配套,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出台工业项目容积率指导意见。建立龙头项目引进培育、产业集中度、投入产出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控制园外新上项目,实施存量企业分类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依法清理关闭违法、违规企业。

     抓好区域合作。加快成资、成眉、成阿共建园区建设;全面推进与德阳、绵阳、乐山、雅安、遂宁、凉山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