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海绿道4号线斗门段已基本建成贯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30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这可能是珠三角最省钱黄金绿道网了。”在近日斗门区举行的一次绿道体验活动中,一位中央媒体驻珠记者感慨说。

     截至目前,全长约28公里的省区域绿道4号线斗门段已基本建成贯通。在为期近半年的规划建设中,斗门区坚持“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因陋见巧”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人文景观,做到不征地、不拆迁、不砍树,初步建成了“质优价廉”的黄金绿道网。

     因形就势:郊野型绿道“质优价廉”

     省绿道4号线穿过中山市后从西沥大桥进入斗门区,经行灯笼山水乡、黄杨山、王堡水库、金台寺、斗门古街等著名旅游景点,穿越稻田山林、学校村庄后,止于御温泉,总长约28公里,是我市首条郊野型绿道。

     据了解,自今年3月动工以来,斗门区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及时预拨部分资金到各镇和区绿道办,列出工作台账,并专门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截至目前,省道4号线斗门段已建成贯通,其中最先贯通的黄杨花坛至御温泉路段两侧的驿站也已建成,并开始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体验游玩,而沿线村民也看到商机,开始在路边售卖饮料水果。

     记者日前骑车体验时发现,该段绿道因形就势,基本沿着山边、田边、水边修建,道路两侧红花绿树、稻田果林、小桥流水,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令人目不暇接。

     斗门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斗门绿道网的建设做到了不征地、不拆迁、不砍树,有效降低了工程量和建设费用。该区还将绿道建设与农村机耕路改造、村容村貌美化工程等有机结合,并在道路沿线预留空地,兴办农家乐、游乐场等项目,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因地制宜:

     三镇绿道各具特色

     省道4号线斗门段途经白蕉、井岸、斗门等3个镇,而三镇的绿道建设也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其中,全长12公里的白蕉段重点突出田野风情,途经的新沙村、东围村、白石村,绿道选线基本为沿着河岸修建的旧有村道,大部分地段都已有生长多年的高大树木,景色宜人。由于是旧有村道改造,考虑到水产运输需要,以及耐用性和防水等因素,大部分路面的施工弃用沥青,改用彩色混凝土路面,结合白蕉水乡特色,翠竹衬绿杉,形成了独特的大沙田滨水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