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正式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姿态出现。
繁忙的天津港码头,滨海新区因港而兴。
天津经济开发区(泰达)12年名列全国第一,是滨海新区的主战场。
航空航天产业制造是滨海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滨海新区依靠“整合”的力量,让分散的资源、人才重新聚合。同心合力来做一件事,体现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效。
●由“双港”配合密集、完善的交通网络,滨海新区逐渐成为了推动华北、东北、西北发展的支点。
跨越发展:
盐碱地上创建新区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古老的天津相当沉寂。同样是曾经的三大直辖市之一,北京、上海显得高调得多。
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东部临海的天津开发区、保税区一带建设滨海新区,此时,滨海新区还仅是个概念的雏形。“当时我们是‘区中有区’,人们戏称为‘三方四国’!”滨海新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刘宇介绍。
“三方”指的是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四国”则指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三个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一部分。
2006年,滨海新区始披“国”字号“战袍”,被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滨海新区正式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姿态出现。
这个在盐碱地上创建起来的新区,果然不负众望。2009年,滨海新区不仅实现 GDP3810亿元,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了推动华北、东北、西北发展的支点。
由天津的滨海新区,跨越性发展成为全国的滨海新区,“天津经验”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新区速度:
15天诞生“四套班子”
在滨海新区,你如果问滨海新区电视台在哪儿?回答者一般会反问:你问的是哪个滨海新区电视台?在滨海新区的范围内,目前还分散着曾经的塘沽台、汉沽台等,尽管全都冠以滨海新区电视台,但办公地点仍未统一。“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正在推进,很多资源正在整合之中。”新区区委宣传部宋俊生说。包括他本人在内,目前仍属借调,在原单位拿工资,但替整合中的新区工作。尽管不少部门 “三定”(定员、定编和定薪)方案仍未最后敲定,但滨海新区的改革速度是公认的 “快马加鞭”。
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1月10日,短短15天时间内,滨海新区相继成功召开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四套班子全部产生。
原来的 “三方四国”体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新区下设6个工作机构,以及区政府设置的19个工作部门。区委、区政府还组建了两类派出机构,一是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工委和管委会,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另一类是功能区管理机构,成立九大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整合以后,效率显而易见:曾经由天津市审批的塘沽等地的规划方案转由新区统一审批,避免了规划的衔接和统一被破坏。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基础建设等方面,也由分散而聚合为有序。“改革最难的是让大家同心合力来做一件事,但在这一点上,大家都达成了共识。”新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刘宇说。
天津港:
“适度超前”创奇迹
喜欢看足球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天津泰达队,泰达其实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的简称。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力军,泰达连续十二年获中国国家级开发区总指标第一名。与泰达齐名的,还包括天津保税区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如今,它们都统一到了滨海新区的大“招牌”下。
没有各大园区的基础,就不可能有今天滨海新区。“但没有天津港和天津机场,这些园区也发展不了这么快,尤其在产业带动方面。”新区建交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张照宾说。
因为“双港”,珠海人熟知的空客A320项目落户在天津,并直接带动了中航直升机基地、“大火箭”项目等航空航天产业;中石化乙烯、天碱等一批石化项目选择了天津。在天津滨海新区,汽车、现代冶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彻底改变了这块盐碱地,也都或多或少地借助了双港的优势。
“其实天津港是人工港,但却创造了人工港跻身世界深水良港的奇迹。”天津港集团新闻宣传科科长刘宇表示。天津港一度奉行的是“适度超前”建设的理念,随着滨海新区对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的辐射力日益增强,该理念的价值正逐步显现。
交通网:
“双港”腹地在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着“双港”,滨海新区的交通网络建设正成为推进新区发展的无尽动力。10个铁路项目、8个高速公路项目以及10条城市快速道,让滨海新区的上空,几乎交织成一个密集的网。
“直通滨海新区和天津市区的轻轨很早就建成了,当初建的时候一大堆人反对,开始空荡荡的车厢里才坐着几个人。但今天,轻轨几乎天天满员,人们才意识到了‘路通财通’的道理。”张照宾说。
如今,新区在大交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的前提下,又开始谋划新区与各功能区、中心城市间的“30分钟工作通勤圈”、与北京、唐山、承德等城市间“60分钟都市生活圈”以及与辽宁、河北、山东等环渤海区域的“90分钟产业经济圈”。借助完善的交通网络,滨海新区“双港”的腹地正不断延伸。
■解读
“十大战役”
全国各路奔赴天津学经验的人马,往往拿到手的第一份资料就是 “十大战役”,包括:滨海新区核心城区“战役”、中心商务区“战役”、南港片区“战役”等。
“十大战役”意义何在?首先是整合。在新区披上“国”字号战衣前,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均有着相当的实力,而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滨海新区,第一要务就是理顺关系,不仅人、权、财等方面的关系,更要对产业进行合理分工,于是就有了哪里建成中心商务区、哪里担负起重石化产业、哪里建起生态城用于居住、哪里开发成旅游区吸引游人等。战役的启动,将重塑一个完整而规划有序的新区形象。
其次,新区建设“不差钱”。整个战役总投资1.5万亿,这么大的手笔,按受访者的说法,国家并没有给一分钱。国家力推滨海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政策,加上新区飞速发展的趋势,已足够吸引资本市场猎鹰般的目光。因此,资金面不缺的新区,自然要快马加鞭做到以功能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进行,由此而发起 “十大战役”。滨海新区表示“十大战役”争取一年半时间现明显成效,全国都在拭目以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